“馄饨”这种传统面食在古代究竟是怎么制作的? 趣历史     2022-08-16 18:10    

  古代的统治者一直注重农业发展,采用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因此到了唐朝,小麦已经逐渐取代粟米成为百姓餐桌上的主流食物。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馄饨”这种传统面食在古代究竟是怎么制作的?   馄饨是中国的一种民间传统面食,西汉文人扬雄曾在著作《方言》中写道:“饼谓之饨”“饼谓之托,或谓之馄”。古人认为它是一种密封的、没有七窍的包子,所以称其为“浑沌”,到后来才改名为“馄饨”的。在唐朝之前,馄饨与水饺的称呼并无任何区别,直到唐朝,两者的称呼才正式区分开来。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