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悄然出现“两头婚”,你支持这样的婚姻形式吗? 网易     2022-08-13 22:42    

外地人根本不会明白,“两头婚”不仅是生活方式的改变,更能弥补一代人的遗憾。 这种打破传统婚姻方式的新事物,可以说是一种突破。“两头婚”的出现以及这些年逐渐开始被接受甚至流行,说明我们的生活在向更加开放和自由的方向发展。 我大学同学,浙江人,媳妇也是浙江人,他说自己就是“两头婚”,结婚三年后,两个人闹过很多别扭。 第一次听到“两头婚”就是同学在大学时候讲给我们听的,当时并不这么叫,用他们那里的话说,就是“两家合一家”,听起来就十分新鲜。 可是,当我们参加他的婚礼时,才明白这种生活方式在他们南方并不少见,而且还很受欢迎。 什么是两头婚? 提起两头婚,很多人不明所以,总感觉是一个人结两次婚,有两个家庭,事实上并非如此,“两头婚”只是民间的一种说法,用来形容一种婚后的生活方式而已。 其实,所谓的两头婚,就是两家合一家,淡化男方娶妻、女方出嫁的传统观念。取而代之的是,双方都是结婚的主角,两方地位完全平等。 按照传统婚姻概念,女方出嫁到男方,男方给女方以彩礼,锣鼓欢天将女方娶到家里。婚礼以后,也就代表着女方以后就在男方家里生活,从此以后就成为男方的家里人,给男方生儿育女,所生的孩子一律随男方姓氏。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一些只有女儿的家庭,舍不得女儿出嫁,就希望男方嫁到过来,给女方做上门女婿。由女方提供房子,或者更多的生活必需品,男方也不用出彩礼,以后男方就在女方生活了。 当然,如此“优厚的待遇”肯定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首先,两人生了孩子后,要随女方姓而不再和男方同性,这是给女方家庭延续香火,以免出现无后的情况。 其次,入赘后的生活很受女方家庭的限制,有一种寄人篱下的压迫感,在家庭中很少有话语权,完全被女方家庭占领。 最后,还需要承受外人的流言蜚语,特别是老家长辈们的指指点点,内心受到的伤害往往比女方施加的压力更让人难以接受。 两头婚的婚姻方式,就不会讲究是女方嫁到男方还是男方入赘女方。 双方家庭出资为小两口构筑新家,或者干脆直接住进双方父母家里。可以说,小两口结婚后愿意住哪里就住哪里,两头轮着住都没任何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两头婚”? 我们那代人,很多人都有兄弟姐妹,每家都有两个或者三个孩子,而且基本家家户户都有男孩。 所以,就算是女儿出嫁了,只要有儿子,就会一直陪伴在父母身边,不会让父母感觉到孤单。就算家里都是女儿,嫁得也不会太远,平时回娘家陪伴父母都是常有的事情,老两口也就不会过于孤独。 可是,计划生育后,一家生一个孩子,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不能再要二胎。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是独生子女。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一对新人建立新的家庭,原有的家庭只留下老人守护,难免显得空落落的,十分冷清。 特别是家里只有女儿的家庭,以前孩子多,今天大女儿回来热闹热闹,明天二女儿回来蹭一顿饭,不会感觉冷清。 可是只有一个女儿,嫁出去后就算时常回来,但每次在家住不了多久就要离开,大多数时间还是两位老人在家生活,显得异常孤单。 另外,受传统思想影响,对孩子的“冠姓权”过于看重,也是出现“两头婚”的重要原因。 在经济比较发达南方地区,特别是苏南或者浙江部分地区,经过几代人的打拼,很多家庭都有家族企业,生活十分富裕。 可纵使家财万贯,很多家庭也只有一个孩子。特别是只有一个女孩的家庭,一是舍不得孩子离开自己,再就是辛辛苦苦的家业还需要人接手。 而两头婚的出现,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两头婚对女方来说是既有随女方家姓的孩子,女儿还不离家,能够让女婿接手家族事业,可谓是一举三得。 结婚后,双方父母会给小夫妻提供一套或者多套住房,车子更不在话下。婚后两个人的生活十分轻松惬意,没有房贷和车贷的压力,挣多少花多少也不会有任何危机感,日子过得特别潇洒。 生了孩子后,按照约定各随父母双方姓氏,两家都有了后代,更有了接班人,人生也就没有了遗憾。 所以,“两头婚”的出现,一方面释放了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不必为房子而发愁。另一方面又能很好地弥补了上一代人生活中的缺失,让他们能够安心享受晚年生活。 当然,如果女方家有个哥哥或弟弟,那么娘家肯定不愿意两头婚。 “两头婚”是否符合婚姻法? 这种“新式”结婚方式是否合法呢? 其实只要两个人出于自愿,且在国家民政部门成功办理结婚登记又领了结婚证,那么两人的关系就是合法夫妻,受法律保护。 就像同学说的那样,结婚证都领了,就证明这是国家认可的,肯定是合法的。 至于小两口有没有单独的住房?住在男方家里还是女方家里?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个人在一起过得幸福自在,通过这种婚姻方式来增进两家人的关系。 当然,这种做法也会有一些矛盾发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问题。 比如,本来结婚是建立一个新的家庭,虽然只是两口之家,但也是独立的家庭,尽管和父母依然是一家人,也不再每天都在一个家中吃饭生活。 然而,两家合并一家过以后,三个家庭缠绕在一起,今天去女方父母家生活,明天去男方父母家过节,有的直接将两方父母接到一家伙,这样一来,七八口人就要同在一个屋檐下,刚开始还是客客气气,但是时间久了,各人的生活习惯又不同,彼此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生变化,甚至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烦恼。 特别是有了孩子后,双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不同,两代人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也不一样,彼此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隔阂,这就会进一步加剧家庭矛盾。 现在,年轻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各种兴趣班安排得紧锣密鼓。我同学和他爱人,孩子还没到一岁,走路都不会,更不会说话,俩口子就给报了早教班。不仅如此,这早教班的学费还不是几千块钱,两个人直接办了200节课的套餐,总价30000元,划成150块钱一节课。 同学他父母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气氛,认为这就是撒钱,小朋友还不到一岁的年纪,什么都不会,报名上课就是浪费钱。可孩子姥姥姥爷却不这么认为,十分鼓励给小朋友多上几节课,出去和小朋友们一起互动,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专注力,有利于孩子以后的成长。 为此,双方父母还闹得很不愉快,最后还是同学出面协调才化解矛盾。 其实,这些还都是比较小的冲突,只要家庭条件还不错,能用钱解决都不算是大问题,谁家没有争吵,但是一家人总归一家人,这些事也会很快过去。 可是这种“两头婚”的家庭,唯独关于冠名权的问题,一旦双方有任何一方反悔就会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这样的婚姻,通常都会达成一个不成文的协议,就是对未来的孩子姓氏随谁这件事,特别是女方父母,对此更是看重。 往往要最少生两个孩子,第一个孩子随父亲姓,第二个孩子随母亲。如果两个孩子都是男孩,那两方各有一个,一般不会有什么矛盾。但是,毕竟生两个男孩的概率很低,很多家庭是一男一女或者是两个女孩。 如果男孩随了父姓,女孩随母姓,或者两个都是女孩,这就无法满足两个家庭四个老人的心愿,就会因为冠姓权的问题产生矛盾。谁都希望有个男孩随他们姓,甚至会产生让小两口多生几个的愿望。 “两头婚”的出现,让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老人独自生活的情况。 同学刚结婚时也感觉到很别扭,两口子经常发生争执。现在,对于这种两家合并一家的婚姻方式十分淡然,很有一种风轻云淡的感觉。从他口中,我能明显感觉到对于轮流在两家之间居住这件事已经十分从容,没有半点不自在。 此外,对于孩子的冠姓权问题,人家看得更是释怀,孩子是两人的,随谁姓无所谓,反正就是个名字而已。 如果双方都能够按照约定,解决好“冠姓权”的问题,老人也能够充分尊重子女的选择,给子女留有足够的空间,一家人生活还是十分幸福的。 但是,尽管两头婚的家庭条件都不错,小两口的日子也好过一般家庭,但是却容易忽视年轻人应该承担的家庭责任感。 特别是从小被娇生惯养的家庭,基本都是只生不养,孩子的教育、生活费用关心不够,基本靠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所以,面对这种婚姻方式,还是要考虑给年轻人更多的空间,让他们能够主动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和压力。 否则,很可能会让下一代的生活过于顺风顺水,失去面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从而在老人百年以后无法自食其力!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