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惨败日本都是本托的错?正反论战!4连败敲警钟 体坛网     2022-07-28 21:28    

0比3日本队导致痛失冠军,赛后,韩国队主教练保罗·本托再次受到批评。一是针对他的排兵布阵,二是关于他在赛后所发表的言论。尤其针对后者,“输球的主要原因在于选手们不断出现失误。” 有人认为,这是本托推卸责任的表现。毕竟,他在此役的用人并非无懈可击。其中,最受争议的做法就是安排前天津天海队中后卫权敬源改打后腰,结果证明是个败笔。由于中场核心黄仁范回国谈判转会,韩国队在比赛一开始,就被认定中场实力薄弱。为此,本托派上全北现代新星金镇圭首发,但白昇浩不见踪影。赛后,韩国队的解释是白昇浩肌肉不适,并非本托刻意雪藏。即便如此,韩国各界依然讨伐不断。《朝鲜体育报》就提出:固执的本托,是不是不知道应该如何战胜日本?“大约十年前,韩国足球就在技术上一直落后于日本,然而他们很少输给日本的原因,在于教练知道如何取胜。有很多比赛是通过特定的战术、身体上的优势击败日本。比如伦敦奥运会铜牌战,洪明甫就使用了一种特殊策略,瓦解了日本队的传球。”《每日新闻》则指出:本托又一次在韩日战别出心裁地考察新人,为什么总是在这样关键的比赛中,进行不合理的实验?去年3月,韩国队做客横滨0比3不敌日本,当时,本托很奇怪地安排李刚仁司职单前锋。 二次惨败日本,自然有人提及连续两场0比3的纪录,本托对此予以回避,“在亚洲范围内,单纯地比较并不合理,无论是环境、训练方式、联赛和足球理念,很多地方都不一样,所以很难单纯地比较韩日两国足球。”至于为何连续两次对阵日本都是大比分失利,本托表示,“每场比赛情况都不一样,这次东亚杯是以国内球员上阵,去年我们和日本队比赛时,情况也有不同。” 相比上述表态,本托最受争议的地方,是他把失利过错都归咎于队员。他直言,“我们也尽了全力,但频频出现失误。在这样的比赛中,如果失误频繁,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而日本队做得很好,我对日本的表现并不感到惊讶。我不想过多谈论韩国队的弱点,但日本队的发挥,是在我们的预料中。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在防守上准备时间不足,在防守上犯了很多错误,在实施进攻时经常出现失误。虽然我们很想寻找空间,但日本队并没有让出空间,在这个环节上并没有成功。” “只有球员存在过错,主教练就没有失误吗?”赛后,有些韩国媒体对此表达不满。也有一些理智派认为,问题出在韩日两国足球的根源差距。电视评论员韩俊熙认为,“最大的软肋,是无法应对日本队有组织、更快速的前场压迫,控球能力也不到位。”实际上在6月初的U23亚洲杯,韩国U23当时0比3不敌日本U21,问题也是出在这个环节。面对日本足球最近三四年的变化——前场高压、精神力强、斗志勇猛,韩国队以往更加擅长的斗志和压迫,正在逐渐失去优势,从而导致两国足球在优势与劣势之间的逆转。 对此,韩联社也注意到,从去年3月横滨之战韩国队0比3不敌日本,一年半来,两国正牌男足国字号4次对决,韩国队全部失利,而且一球未进,合计丢球12粒。难道韩国足球也患上了“恐日症”? 除了战术风格上的转变,差距还被认定为“体现在基础环节”。比如球员注册人口,最新数字显示,在KFA注册人数为9.8万人,这还包括五人制足球运动员。但在JFA注册球员数目则有81.8万,是韩国足球的9倍。除此之外是职业队数量,三级日本职业联赛共有58队,K1和K2加起来只有23队。至于体育产业上的差别,更不在一个数量级。现在,J联赛每年的电视转播权合同,可以营收2000亿韩元,但K联赛在上赛季只有112亿韩元的收入,几乎只是前者的1/20。 因此,连续对阵日本的惨败,已经在给韩国足球各界敲响警钟,“数量上的差距不断累积,最终造成质量上的差别。”韩俊熙认为,“韩国和日本足球所累积的差距,在职业球队数量和注册球员人数等各个领域的差距,正在开始暴露出来,特别是在4连败中。”而另一位评论员朴文盛则指出,“此番韩日之战的失利,不仅是保罗·本托的问题,而是整个韩国足球的综合问题。现在,足协必须及时做出反应,应该感知危机的严重性,找出问题所在,制定相应对策和具体措施。”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