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时代,经济上的独立,改变了女性的依赖性 网易     2022-07-10 22:34    

在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里,由于妇女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决定了她们对丈夫的依赖性,所谓“嫁夫随夫吃饭穿衣”,女人的自身价值只有通过丈夫和孩子才能体现出来,依赖性成了传统女性的心理定势,被动、软弱、需要保护、无独立人格等成了妇女的历史特点,男主女从、夫外妻内、夫荣妻贵等古训成了妇女的座右铭。在现时代,尽管经济上的独立改变了妇女的依赖性赖以产生的基础,但是传统的文化观念、陈陋的心理定势还时时在现代女性身上顽强地表现出来,只是具体形式不同罢了。 过去主要是表现在经济上的依赖,而现在则更多地表现在精神、情感和智力上对于丈夫的依赖。就说你的那位朋友吧,结婚前她充满了活力和进取精神,婚后却宛如换了一个人。她甘愿栖息在丈夫为她筑起的避风港内,沉溺于家务琐事和丈夫的柔情之中,她的目光无法突破家庭的四堵墙壁,对知识的追求,对事业的责任,对大千世界的探索都被抛在脑后,她没有勇气独立荡起自己的生命小舟,营造自己的事业大厦,丈夫和家庭占据了她整个心灵,除此之外再也搁不下任何属于她自己的追求和志趣的东西。 几千年来,传统的婚姻模式一直主要靠经济因素来维持夫妻关系,而现时代,夫妻双方的感情因素在婚姻关系中的地位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夫妻生活的组合正在向高层次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夫妻生活方式和“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低层次需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家庭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 当今的男子汉不仅希望妻子是个贤妻良母,更希望妻子能在精神上与之共鸣,如果一位女性完全依赖丈夫,不善于吸收社会的新知识和新信息来充实自己、完美自己,努力去奋斗,而把婚姻生活看成是生命的全部意义,那么,很可能她得到一个男人,但失去的却是她的自我价值,她的婚姻基础因此也易产生动摇,甚至走向崩溃。 因为爱情需要更新,需要新的内容和动力的滋润,才能保持永久的活力。如果丈夫在不断前进,妻子却裹足不前那么他们的共同语言就会减少,精神差距就会扩大,他们就很难成为心灵上的知音。日长世久,他们的爱情之树就会营养不良,导致枯萎死亡。在我看来,一个人之所以和以前的恋人分手,而又选择了今天的爱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以前的恋人尽管也让她动心,但他一定还有让她十分不满意的地方,因为这一点才最终没有选他当丈夫。 同样,今天的爱人也因确实具备了他作为她终生伴侣的可靠之处。我们知道,人都不是完美的,各有自己的长短,可是几乎人人都希望自己找个十全十美的丈夫或妻子。那么,男女之间互相选择的这个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怎么解决呢?事实上大家都有意无意地按照一个准则去选择自己的爱人;那就是我最欣赏的他正好具备,他的弱点正是我能够容忍的。比如说,男子对于女子来说最有吸引力的大约是这两种性格:豪爽大方和深沉含蓄。 前者使人感到亲切自然,轻松偷快,后者则给人一种力量和安全感。即使婚姻在此基础上实现,从形式上说,结婚是爱情的发展和延续,但其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是双方将面对一系列经济、家务、人际关系、生育抚养等琐碎而实际的日常生活,这里当然没有花前月下的诗情画意和含情脉脉。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