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女性是否应该为了孩子,变成为全职主妇? 网易     2022-07-07 21:47    

某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37岁985研究生,毕业11年,两个娃,老公希望我当全职太太,我该何去何从?37岁了,985研究生毕业11年了,干到央企基层领导层,年收入50+,工作也真是累,加班多,心累,老公外企100+,但是长期驻外,每两周回来一次,家有5岁和7岁两个娃。上海的疫情,老公被我从外地拽回来,居家带娃3个月。我在外地出差3个月,带队中标了一个突破性项目。工作结果虽好,老公却崩溃了。老大一年级学习习惯太差,多年的放养,自食其果,所以老公提出了要我全职教育孩子。我内心崩溃,希望孩子好,也不舍得放弃工作,但是活生生的取舍摆在面前。之前家教老师也请过了,效果甚微,是不是要急流勇退?带着这个家庭的负担,思想的负担,工作起来自己也内耗严重,身心疲惫!我和老公16岁认识,恋爱,初恋修成正果,是不是要换个频道洗手做羹汤。事实上,类似的选择性问题在现代女性群体中并不罕见。但应该如何做出选择,却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情。作为一个婚恋治疗师,我从过去经手的案例中做了一些总结,以供参考。 一,女性回归家庭是一种选择,但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这样做?有将近4成的女性告诉我,回归家庭,为的就是让整个家庭的各类资源配置,更符合婚姻生活的未来——她们在追求生活的最优解,她们认为自己转换成全职太太的角色,更有利于家庭的长远发展。如果说前一种是“主动回归”,那么有3成左右的女性则是“不得不回归家庭”。它和上述的情况有所不同,更多的时候,是女性在职场与家庭之间,遇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当她们在职场和家庭这两个体系里无法灵活切换时,她们就不得不二选一了——只是能力不足或是收入相对偏低或起伏过大、又或是压力过大的她们,选择了放弃职场。其他的原因还包括想在家享受生活、本就长期工作不稳定索性放弃、想转入体制内以及重新学习新技能等等,它们的占比并不高,在分布上相对也零散了很多。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什么原因做出这个决定,有些女性完全是出于个人的判断,有些女性则是出于妥协,还有些女性则是出于整个家庭协商的结果。这三种情况下的“后悔率”是不同的。在我的观察之中,"协商的情况"<"自己的判断"<"妥协"。也就是说,女性做这个决定的主观性越强、来自家庭的支持越多,这个决定就越不容易后悔。二,回归家庭后,她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回归家庭后的生活可谓是机会和挑战并存。最大的好处就是时间上的“自由”。这种自由并不是说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而是说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节奏去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可以自由安排日程,找到生活的感觉,找到自我。同时,她们一般也会感觉到有了更多时间来处理家庭关系,不管是和丈夫,还是和孩子,甚至是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回归家庭后,多数女性都认为关系有所改善的。但时间上的“自由”,也带来了挑战。近半数的女性会感觉随着与职场的“脱节”,自己的价值感减小了。回归家庭的时间越长,职业发展就越发地显得与自己毫无关系。即便是后来再想要重出茅庐,也会面临职业生涯的断档、技能的生疏、人脉的缺失等等,再加上需要照顾家庭,所以投入度、学习力也不如其他人。 还有些女性则是在“自由”的时间里迷失了自己,慢慢习惯于一些成瘾的嗜好,比如无休止地打牌,或是忍不住地买买买。由此而引发的家庭矛盾也不在少数。三,怎么判断自己到底要不要回归家庭?犹豫和纠结不能解决问题,但思考可以。首先要思考的是,如果要做这个决定,是你自己的意愿吗——你会从照顾家庭、陪伴亲友中获得快乐和满足吗?或者只是你在遵循一些社会规范——你只是觉得女性就该回归家庭,作为妻子就应该顾家,作为妈妈就该照顾孩子?如果你的答案是后者,那么回归家庭可能并不是你最好的选择。但如果是前者,那么我们看下一个问题:你和丈夫、甚至是孩子有没有清楚地沟通过这件事? 回归家庭看似是女性一个人的事,但其实对整个家庭都有影响,你们未来的生活形态和氛围都会有所变化。所以,每个家庭成员如何看待这件事?各自有什么担忧和考虑?各自能为其他家庭成员提供什么支持?当所有人都达成一致,每个人才有可能从新的生活里获得满足并给予足够的支持,而不是一段时间之后各种相互苛求和埋怨。最后,当你们决定了这件事,那就拿出最大的热情去执行它。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完美的选项,总会面临着取舍。如果在执行中,老是纠结和惋惜那些当初“舍弃”的部分,没有人会从中得到满足。唯有大家一起努力,才可能把你们的决定经营成最优结果。以上,我是说人话的@婚恋治疗师NEMO,感情不顺的时候,不妨找我聊聊!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