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WTO——TPP背景下中国服装产业面临了重大威胁? 百家号     2022-07-07 20:09    

一、前言 “经济北约”是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PartnershipAgreement,TPP),最初由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2008年2月随着美国宣布加入TPP,该组织获得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拥有12个成员国。2015年10月5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12个谈判国在美国举行部长会议达成基本自由贸易协议,对近18000种类商品降低或减免关税,并在投资及知识产权等领域统一规范,至此规模占全球经济比重40%的巨大经济圈TPP应运而生。 中国作为亚太地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与TPP成员国的贸易往来十分紧密。目前中国是否加入TPP尚未可知,但是TPP的成立无疑将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而TPP中的越南与中国类似,虽然其整体经济水平较中国还有一定差距,但是近年来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逐渐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纺织品服装产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越两国必然将在这一领域展开贸易竞争,而在TPP成立的背景下,中越两国的贸易竞争将会如何变化值得关注。 二、TPP背景下中越服装产业贸易概况 纺织品服装产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中、越等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产业。由于服装产业在两国的纺织品服装产业中占比较高,能够有效凸显中越两国的贸易竞争力。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984.26亿美元,占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的36%,其中服装出口额累计为2019.12亿美元。然而2015年1月至7月我国服装产业累计出口932.1亿美元,同比下降6.3%,近年来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与此同时,越南2013年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到200.44亿美元,占出口贸易总额的15%,其中服装出口额为179.2亿美元。中国服装出口TPP总额和全球总额的几何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0.46%、12.23%,2014年同比增长率仅为1.11%、5.23%,而越南服装出口TPP总额和全球总额的几何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6.93%、17.82%,仅从增长率数据分析,越南服装出口增速明显较快,但其产业规模较中国仍有一定差距。 中国纺织品服装产业出口量居于世界首位,市场份额与贸易地位尚无可撼动,但随着中国国内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正逐渐丧失,服装产业已经开始出现下滑。相反,越南廉价劳动力的竞争优势日益明显,近年来成品服装出口量急剧上升,逐渐达到专业化程度。中、越两国服装贸易均以欧盟、美国、东盟、日本、韩国等地区为主要出口市场,其中TPP涵盖了除欧盟以外的大部分贸易市场。 近年来中国服装出口TPP占总出口占比基本维持在40%左右,且存在下滑趋势。2014年中国服装出口总额为2019.12亿美元,出口TPP各国为840.97亿美元,占比41.65%,仅高于2008年的39.78%。其中对美、日两国服装出口额占出口TPP各国服装贸易额的44.86%、25.83%,分别为377.22亿美元和217.26亿美元。越南服装贸易市场相对集中,TPP各国作为其主要贸易伙伴,市场份额基本维持在70%左右。 2013年越南服装出口总额为179.18亿美元,对TPP各国出口达119.65亿美元,占比66.78%,对美、日两国出口额分别为88.15亿美元、24.33亿美元,占对TPP各国出口总额的94%。TPP各国均为中、越两国服装贸易主要市场,尤其是美国和日本更是两国贸易竞争的重点市场。随着越南加入TPP,依靠廉价劳动力与关税减免优惠,其服装产于贸易竞争优势将更加明显,中越服装产业在TPP背景下的贸易竞争将更加激烈。 三、中越服装产业出口相似性分析 从服装产业规模来看,中越两国均具备深厚产业基础,能够实现规模经济。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是全球基础消费品,特别是服装加工产业的生产基地;越南作为TPP体系中服装产业最具潜力的发展中国家,其服装加工产业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TPP的成立又将进一步扩大其贸易市场和产业规模,提升其国际贸易竞争力。 从产业竞争优势来看,中越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优势明显,适合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2013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就业人数超过2200万,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2.86%,而越南该比例达到了5%,充分体现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从服装产品定位来看,中越两国由于自身技术水平受限以及国际分工的定位,其服装产业均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出口服装件平均价格仅为2.7美元左右。在产品获利较少的情况下,中越两国只有以数量优势获得产业发展。从目标市场来看,中越两国服装贸易伙伴类同,服装产品所面向的市场重叠,目标顾客基本一致。在TPP背景下越南服装贸易的出口市场相较于中国更为集中,对美国等重点贸易市场的依赖性更强,其专业化程度相对更高。 综上,产业规模相近,竞争优势类同,产业定位一致,目标市场重叠均意味着中越两国的服装产业贸易竞争十分激烈,而在TPP背景下,越南作为TPP成员国,其竞争优势不言而喻,特别是美国市场的选择将会一定程度上偏向于越南,而中国产服装品的竞争力将相对削弱。为缓解中越服装产业在TPP国家特别是美国市场的贸易竞争,中国服装产业应当提升技术水平,加强产品创新,避免产业同质化,积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尝试进入高端设计领域,发展个性化定制服装产业,以缓解竞争,提升服装产业贸易竞争力。 四、中越服装产业贸易竞争力分析 2006年之后越南服装产业RCA指数开始反超中国,且呈现出较快的上升势头。由于中国国内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以及产业环境的变化,服装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开始逐渐向越南等劳动力价格优势更加明显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而越南也正是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国内纺织服装产业,并逐渐成为贸易竞争优势产业。同时,越南服装产业的RCA指数波动幅度较中国较小,也意味着近年来越南服装贸易产业比较优势相对稳定。综合以上两个指标可以看出,中国在服装产业贸易领域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长期保持大额度顺差,国际产业地位相对稳固;越南的服装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国内劳动力价格优势明显,贸易竞争力逐年稳步提升。 TPP背景下,中国的服装贸易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削弱,而越南将以劳动力价格优势与TPP关税等优惠条件获得进一步的贸易发展。无论如何,未来中国服装贸易产业在亚太地区将面临越南的严峻挑战。 五、TPP对中越服装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与对策 中国的服装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方式相对粗放,国际竞争中产品同质化严重,主要还是依靠庞大的数量和低廉的价格来获取国际贸易市场份额,很容易被具有类似要素禀赋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所取代,而越南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随着TPP的成立,各成员国间的贸易限制将被大幅取消,相互合作也将进一步深入。 对中国而言,TPP背景下的中国服装贸易产业将面临诸多严峻挑战,突出表现在中越服装贸易竞争力的变化上。 下面从TPP所约定的关税减免优惠政策、苛刻的原产地规则和绿色贸易壁垒等角度入手,结合TPP“全覆盖、高标准”的显著特点,分析其对中越服装贸易竞争力的潜在影响,并对中国服装产业所面临的TPP环境提出应对策略。 1.关税优惠 TPP被称为亚太地区的“小型WTO”,其核心条款之一就是成员国之间大规模减免关税。TPP各成员国中,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是主要的服装进口国,而中国和越南分别为美国的第一和第二大服装进口来源国。随着TPP逐渐步入正轨,其所约定的关税减免优惠政策也将全面实行,届时受域内贸易转移效应的影响,享受关税优惠政策的越南服装将以更加低廉的价格进入美日等市场,而中国服装产品受关税因素影响,在价格竞争力上将明显弱于越南。 2.原产地规则 除了关税减免,TPP为促进各成员国间的贸易往来而采取了十分严格的原产地规则,具体到服装领域则为严格的“从纱认定”原产地规则,即某一成员国所生产的服装产品从棉纱纺织开始都必须采用本国原料加工制造或采用其他成员国进口,直至加工制造完成,才能够享受TPP的关税减免及其他优惠政策。由于其本国资源与工业条件限制,越南服装产业所采用的棉纱及化纤原料甚至半成品服装大部分来自于从中国进口,价格相对低廉,而严格的原产地规则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越南的棉纱及化纤原料采购转向TPP各成员国,从而大量减少中国对越南及其他TPP成员国的纺织品原材料出口。 3.其他影响 TPP规则的高标准也是其显著特征之一,具体表现为环保、劳工、原产地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的诸多高标准条款。中国服装产业目前仍处于粗放发展阶段,数量庞大却不占据质量优势,面对TPP的全面高标准短时间内难以适应。越南作为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在TPP体系中处于从属依附地位。在优惠政策和外界扶持的条件下,作为新兴产业的服装产业迅速获得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流入,从而促进了产业的飞速发展,而出口市场相对集中于亚太地区,使得越南更容易接受高标准条款而加入TPP。 越南加入TPP后纺织品服装出口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0%以上。当然,TPP的高标准对于越南而言有利有弊,但是严格的高标准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越南服装产业的优化与升级,从而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服装产业的长远发展。面对TPP诸多高标准贸易壁垒,中越两国服装产业贸易竞争力在未来将会产生一定差距,甚至可能在以美国为代表的TPP体系下不断拉大。 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逐渐常态化,中国服装产业需要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高品质获得世界市场的认可,这不仅是某一产业的应对策略,更是“中国制造”未来的前进方向。TPP背景下,中国服装产业的贸易竞争力将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在面对越南等新兴产业国家的挑战,而这也将直接影响中国民营经济的平稳发展。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国应当逐渐适应其规则,积极开展国际贸易合作,大力推进“一带一路”、“亚投行”和“中韩自贸区”等项目建设,强化中国的贸易主导权,提升中国的国际贸易竞争力,进可参与与TPP等组织实现合作共赢,退可应对其带来的贸易竞争与经济影响。 结语 中越两国在服装贸易领域都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在TPP背景下越南的服装产业发展迅猛,在一定程度上相比中国更具竞争优势与发展潜力,已经对中国服装产业构成了重大威胁。最后,本文从关税优惠政策、原产地规则、贸易规则壁垒等方面分析了TPP规则对中越服装贸易竞争力的影响,阐明了越南服装产业在TPP背景下的竞争优势,并提出中国服装产业内部应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自身竞争力,外部应积极开展多边自由贸易合作,拓宽国际市场,实现中国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稳步提升。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