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孩子往往充满阳光,对待任何事情总是抱有乐观的态度,即使碰上一些无法克服的困难,他们也会迎难而上。 自信的孩子不会轻言失败,他们不会向困难低头,即使被困难打败,依旧会重拾信心,直至克服为止。 相信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自信,但事与愿违,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孩子总是缺乏自信。尤其是当他们被别人否定过之后,总会产生自我怀疑的态度,有时候对于自己的能力也不敢充分地肯定。 那么孩子的自信到底来自于哪里?家长又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这样的问题可能困扰了很多的家长。 自信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对于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信任,相信自己能够克服所面对的任何事情,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够达到既定的目标。 01孩子的自信来自于哪里 自信并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是孩子真实内心世界的体现,同时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孩子的自信往往来源于自身的努力和他人的肯定。 第一、来自于父母 孩子的第一份自信通常来自于父母,父母是离孩子最亲近的人,对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也非常清楚。在养育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些父母非常善用肯定和认同的教育方式。 对于孩子所做的各种事情,父母总是给予大力的支持,当孩子获得胜利时,父母们会为他们鼓掌欢呼;当孩子失败时,父母也会为他们加油鼓励。 这就是孩子的自信来源,当孩子有了父母对他们的认可之后。在他们的心里便会建立一道强有力的屏障,任何的困难来临之时,孩子的会深信不疑自己一定能够完成任务,达成目标。 第二、来自于自身 胸有成竹的意思是用来形容在做事之前,对于事情的基本形象,心中已经有了概念,这也是自信满满的表现。 而这些自信是来自于孩子前期的努力。无论孩子是参加考试,比赛,还是任何的竞赛类活动,只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才会让孩子拥有自信。 这些自信不是来自于他人,而是来自于孩子自身所付出的努力。相对来说付出的努力越多,自信的程度也就越高,也越能够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发挥出正常的水平。 第三、来源于生活经验 千锤百炼方成钢,相信这句话家长们都非常熟悉。任何事情只要坚持到底,就能够达到相应的效果。 对于孩子来说很多自信来源于生活的经验。在生活中孩子会遇上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可以凭借自身的努力去克服,而有些问题可能需要家长的协助才能够完成。 但是只要完成过后,便有了相应的经验。他们在遇到同样的事情之时,他们就会以经验的方式来将其完成。有了相当的人生经历和阅历,孩子的自信也会逐渐增强。 第四、来自于他人 孩子的自信有时也会建立在他人认同的基础上,尤其是老师、同学这些常常围绕在孩子身边的人更能起到相应的效果。 人是群居类的动物,孩子进入学校之后也会有自己的社交圈,在社交的过程中,如果孩子经常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在孩子身上就会产生足够的自信。 而这些自信虽然从表面上看是他人的行为,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则帮助孩子提高了自尊心,让孩子感受到了别人的尊重,同时也对自己的能力充分肯定。 02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虽然自信来源于各个方面,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较高的自信心,只有家长及时干预,才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第一、多给孩子选择权 虽然孩子相比于成人来说,生活经验相对不足,在很多事情方面并不能较好地把握,但即使如此,孩子始终是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也应该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 有了决定权的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尊重,能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也会对自己所做的决定负责,这其实就是给了孩子自信的源泉。 第二、多鼓励孩子迎难而上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作为家长,虽然有养育和教育孩子的义务。但是当困难面对孩子时,家长不要勤于代劳,而是应该多鼓励孩子迎难而上。 如果孩子被困难打败,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次人生经历,也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而且他们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再次挑战那些所谓的困难。 第三、无条件地接受孩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的。对于这点家长不仅应该自己非常清楚,同时也应该适时地告诉孩子,让孩子知道凡事只要尽力即可,至于结果并不十分重要。 在这点上,作为家长更应该理性地认识到自己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可能并不一定能够达到相应的高度。即使孩子通过努力也并不一定能够成为非常理想的状态。 但即使如此,家长也应该坦然地去接受,接受孩子的不完美。这样父母才会变得更加坦然,孩子才能够感受到父母对于他们的关爱,才能够在心底里面默默地建立自信。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自信对每个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长们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自信,因为自信的孩子总是充满阳光。 陪伴孩子上学寄语: 但是自信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受到很多后天环境的影响。因此家长在平日生活中,要抓住点点滴滴,帮助孩子逐渐建立自信心。只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付出,孩子的生活必将会变得阳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