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责任心是一项在所有人心里都极为高尚的品质,我们通常评价一个人“很有责任心”,就代表着这个人是值得信赖的。而正是因为这种极富人格魅力的属性,让大多数家长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但是部分家长却始终未能如愿,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下究竟责任心该要如何培养? 曾经有不止一个家长反映说,他们家的孩子性格极其不好,有喜欢撒谎的,谎话随口而出,脸不红气不喘;有做错事百般抵赖,推卸责任的,即使证据确凿,还是胡搅蛮缠,拒不承认;还有一有事情就找长辈的,找爷爷奶奶帮忙,甚至是做错事直接找长辈庇护的;而以上说的所有现象根源都只有一个:孩子缺乏责任心。 通常所谓“责任心”,从成年人的角度来讲就是“有责任,有担当”,遇事迎难而上,出现问题后主动承担责任,也不过份寻求庇护。虽然孩子处于成长期,对于“责任心”的概念相对模糊,但是教育是以预防为主,以下就是几种常见的孩子缺乏责任心情况,和产生的原因: 1、喜欢撒谎 有人说孩子不会说谎,那只是因为他们没有亲自教育过孩子, 当一个还处于成长期的孩子,还没有树立起完整的“责任”观的情况下,当他本能的想要逃避问题的时候,“撒谎”就成为了孩子的本能,但这种缺乏责任心的情况,也是责任心培养过程中必然阶段。 形成原因: 大多数孩子养成撒谎的习惯,是来源于家庭成员,例如父母之间的谈话,亦或是跟孩子之间的沟通撒了谎,承诺过的事情未能满足。孩子的耳濡目染之下,学会了以语言“歪曲事实”,或是以语言敷衍了事,如果再通过说谎,获得了一些利益的话,久而久之,孩子也就自然学会了撒谎。 解决方法: 家长要从小给孩子灌输“言而有信·言出必行”,无论是家长承诺的事情要做到,甚至在跟孩子的沟通中,也需要时刻注意培养孩子的契约精神,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一个自主的行为主体,说出去的话要负责任,家长可以设立一个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孩子说真话要给予鼓励,给孩子以成就感,同时如果说谎,就需要给予惩罚,以此,长期而为的话能够有效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2、推脱责任 相对于撒谎,推卸责任也是孩子常见的一种缺乏责任心的情况,很多孩子即使犯了错,也不承认,除了撒娇、抵赖以外,还有的会搬出长辈为自己挡枪,而这些主要是因为“溺爱”导致的。 形成原因: 此类情况出现在隔辈亲的家庭居多,大多由于爷爷奶奶辈对于孙子的教育中过份“包揽”,所有的一切都帮孩子处理好了,孩子基本不需要做什么,自然也就没有承担相应责任的概念,甚至于很多家庭教育中,只要涉及到孩子的问题,某些长辈都会主动帮孩子承担责任,甚至会颠倒黑白,将过错转嫁到对方,就如同我们小时候如果不小心磕到桌子上,很多长辈第一反应是“桌子不对”。而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当一旦出现问题时,逃避、推脱责任自然也就是孩子的第一反应了。 解决方法: 面对这种已经在早期的教育过程中养成的孩子,首先就是要拿掉孩子的保护伞,跟长辈约法三章,在接下来的培养过程中,一定不要插手做孩子的保护伞,不要让孩子继续产生依赖心理,要从基础上不给孩子留下逃避的空间。 其次,家长要通过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理念,通过一些事例,让孩子逐渐摆脱当初的依赖思想,勇敢的直面问题。大多数孩子之所以推卸责任,主要还是怕遭到父母的惩罚。因此,父母在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时候,一定要给孩子灌输“有错主动承认,还是好孩子”的中心思想,避免孩子因为害怕,而导致责任感缺失。 同时,家长在跟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沟通机制,主动跟孩子“承认”一些事情,将孩子视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一方面能够很好的给予孩子自信,另一方面也能从心理上获得孩子的认可,让孩子对你更加“坦白”。 综上所述,孩子责任感的缺失,主要是由于家庭中的耳濡目染,以及家长过渡保护产生的,家长要多的是“多沟通·少动手”,一是要了解孩子责任感缺失的原因,以身作则的改正;二是要尽量采取平和的沟通方式,避免孩子为了逃脱惩罚选择说谎和推诿,要顾虑孩子勇敢直面问题,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