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做事缺乏信心和动力。这种心理还会衍生出其他不良性格。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又要留心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及时发现孩子自卑的问题,努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有一个孩子的妈妈就感觉自家孩子在学习成绩好的孩子面前很自卑,说话都是小声的,而且扭扭咧咧,不敢看他们的眼睛。别的小朋友对他说,我要打你,自家孩子也不还手也不还嘴,这个妈妈认为自家孩子已经自卑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多原因都会导致孩子自卑,特别是家庭因素的原因,这就需要家长掌握孩子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学会适当的放手。一岁多的时候,孩子有了你我之分的意识,他开始试试,都想要自己做,但是总是一次一次的受挫,这时候的孩子开始在我不行,你行的心理状态,感觉爸爸妈妈什么都行,这时候的父母一方面要给孩子尝试的机会,不能事事代劳,另一方面要指导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打气,教他怎么做?渐渐的帮助孩子建立信心。 但是如果家长总是处在照顾小婴儿的心态下,就会阻碍了孩子的成长,孩子会缺少机会体会我能行的。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六种巧妙的方法让孩子走出自卑的阴影方法: 一、降低对孩子的要求, 以前要求孩子学习成绩保持前列,现在可以降为中上等即可,并且向孩子承诺。只要每次学习成绩进步,都会给他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做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增加孩子的学习动力,完成目标,可以增加孩子的自豪感,让孩子在成功的喜悦中不断提高自信心。 二、语言暗示 如果孩子的每一次成功都能得到父母的鼓励和表扬,那孩子就能体会成功的喜悦变得越来越主动、越来越开朗,自信心也会随之提高。比如家长可以多使用你太棒了,宝贝儿,你真厉害,你能行等语言来鼓励和表扬孩子,避免使用你真没有谁家的孩子不比你强,我真是养你了等指责性语言。 三、发挥长处 人有所长,也有所短,家长在培养孩子自信心时,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改正缺点,还要提醒孩子把眼光放在自己长处上,并努力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从而消除自卑的心理。比如孩子很擅长跑步,就鼓励他积极参加学校运动会以及其他体育活动。孩子拥有绘画的天赋,就让孩子参加儿童绘画展等方法。 四、记录成功 孩子取得进步和成功时,就提醒孩子将取得的成绩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写下自己的感受,或者家长也可以亲自动笔将孩子的成功和孩子的喜悦表现记录在册。当孩子出现自卑的表现时,就让孩子读这些日记重温成功的喜悦,找回自信方法。 五、改变形象 自卑的孩子需要通过大声说话,正面与人交流来增加自己的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加有自信,比如家长可以让孩子大声朗读课文,为孩子制造更多的说话场景等来培养孩子自信。此外,每天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让孩子穿着整洁的服装,教孩子正确的走路和坐姿,都能潜移默化的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方法。 六、重拾英勇 当孩子遭遇失败,父母要及时与孩子沟通,一方面要用言语安慰孩子让孩子感到父母关心,并尽快从当前的阴影走出来。另一方面,给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让孩子总结经验,重拾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例如孩子很喜欢跳舞,在公共场合缺乏自信,不敢上台。这时,家长可以在家或者公园等为孩子布置表演的场景,并鼓励孩子勇敢尝试。不论孩子的表现如何,只要能突破自己家长就能应及时给予表扬,并为孩子勾勒舞台表演的胜利场景,让孩子有勇气,有信心,战胜自卑的心理。 自卑的人是消极的,遇到问题,总是会否定自己对自己没有任何信心,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长此以往,孩子很难变得优秀,而且会有一颗玻璃心。身边的人说话做事,他都会认为是在针对自己自信的孩子,却能够在正确的时候,适当的表现自己获得更多的机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