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快乐育儿的王荣辉Grace! 如果你想孩子赢在起跑线上,那么这5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黄金关键期绝对不能错过! 每一个关键期只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错过了,就不会再回来了。 孩子在关键期会对某种特定的刺激特别敏感,如果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孩子的影响就会很小或者没有,无法获得相应的能力。 到 底是哪5个关键期那么重要? 在关键期家长又需要注意什么呢? 跟着我一起看看吧。 触觉关键期 (0-3岁) 小婴儿最先用口来感知世界,我们会看到他们喜欢把物品放进嘴巴里,来感受不同物品的触觉体验。 等孩子慢慢成长,会过度到手和脚,用自己的小手和小脚更多地去触摸、去探索自己和外界的关系。 通过触觉刺激,促进心理发展和智力发育。 而0-3岁恰恰是孩子触觉体验的关键期。 如果因为担心物品脏,我们不给孩子放进嘴里、不给碰这个不给碰那个,总是限制孩子的天性和行为,那么孩子就不能接触到足够的外界刺激。 孩子会变得特别敏感,造成触觉敏感或触觉迟钝; 情绪不稳定容易哭泣或发脾气;不乐于与人接触,难以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如果不涉及到危险,不要制止孩子的探索行为; 2.如果是觉得物品脏,可以多清洗,给孩子干净安全的物品; 3.提供一些触觉刺激的玩具,例如触摸球、触摸书等,帮助孩子发展触觉; 4.多给孩子做抚触和按摩,让孩子接受更多的触觉刺激,这样孩子能拥有更好的安全感。 动作协调关键期 (0-3岁) 每当有老人夸赞他们家孩子,没怎么爬就学会走路的时候,我总是会下意识地皱皱眉头。因为他们太不注意宝宝动作协调关键期的发展了。 宝宝翻身、爬行、站立、走路,都需要宝宝用全身肌肉的协调性和注意力才能完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运动发展。 注重动作发展,可以锻炼宝宝的身体协调能力,刺激宝宝的前庭功能,更有助于专注力的提升。 如果我们不让宝宝爬行,怕宝宝累不让他走总是抱着,批评孩子淘气不让他乱跑乱动,会对动作协调性的发展产生阻碍。不利于他们精细化运动的发展,长大读书后也会影响专注力,容易出现阅读跳字跳行的情况。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让孩子多爬行,提供安全的空间让他们多爬爬; 2.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包办代替; 3.每天给孩子充足的运动时间。 秩序关键期 (1-4岁) 大家是不是听说过terrible 2(可怕的两岁): 孩子一定要自己关灯,别人关了就哭; 不允许爸爸坐妈妈的位置; 玉米掰成两半要你粘回去; 玩具一定要按照他摆放的顺序来摆,其他人换了位置他就生气,一定要摆回来。 有这些“偏执”表现的时候,就证明宝宝进入了秩序关键期,通常在宝宝1岁多的时候会进入这个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喜欢规律和秩序感。如果秩序被打破,会让他们焦虑不安,甚至大发脾气。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尊重孩子,主动维护孩子的秩序感; 2.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关注,在秩序被打破时学会安抚孩子; 3.这个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好时期,引导他主动收拾玩具、睡前刷牙等。 细节关键期 (1-4岁) 处在细节关键期的宝宝拥有惊人的“观察力”,仿佛自带“显微镜”,他们总能看到大人看不到或没有注意到的小细节。 例如地上掉了一粒米、草地里有个洞、墙上有裂缝等等,他们都会非常感兴趣,或者动手去抠他们。 细节关键期的到来,是孩子具备观察力、专注力、想象力的表现,如果家长因为怕脏、怕不安全、怕麻烦不理会孩子,那么会压制孩子探索的天性。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对孩子的细节关注表示认可,给与积极的回应和鼓励; 2.不打扰孩子的观察,不破坏他们的专注力; 3.和孩子一起玩找不同的游戏,在游戏中锻炼增强他们的观察力。 语言关键期 (0-6岁) 虽然孩子并不是一出生就会开口说话,但他们的“语言敏感期”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蒙特梭利提出语言发展存在两个敏感期:听的敏感期和应用语言敏感期。 在0-3岁听的敏感期,孩子通过听和观察去理解语言并积累词汇。等积累到差不多了,就会迎来我们常说的“语言爆发期”,让家长惊奇不已。 3-6岁是应用语言敏感期,学习如何使用语言进行交流。 千万不要觉得“贵人语迟”,教孩子说话要趁早,不要错失教孩子说话的时机。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跟孩子多说话,多给孩子描述身边发生的事情,让孩子多受语言的刺激; 2.不要只简单重复孩子的话,帮助他们从说词语拓展到说句子; 3.当孩子说的不好,不要打击孩子,要多给孩子鼓励。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无论孩子现在处在哪个敏感期,父母都应该提供丰富的学习成长环境,尊重孩子的天性,鼓励孩子探索,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协助。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有帮助,有用的话就一键三连,分享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