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一定要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孩子的变化,这5个问题一定要重视。 1.孩子不爱说话,心情不好。有些小朋友从幼儿园回家后,就会一言不发,闷闷不乐,而且更容易暴躁,甚至迷恋游戏,不爱沟通。这些就是孩子在一段时间内,积累了负面情绪导致的。 2.行为上出现偏差。特别容易出现的是:好动、爱吵架、在学校里打架,高年级同学甚至有逃课现象。 3.不敢面对困难。例如:被老师批评了,就有厌学的倾向,这时家长如果强迫孩子上学,孩子会违心的继续上学,但是,一旦进入高年级,特别是初高中时,孩子厌学的行为会日渐凸显,家长一定要重点关注。 4.形单影只,非常孤独。一些孩子很内向、腼腆,身边没有朋友,这表示孩子应该加强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否则,孩子很可能被动地接受孤立。 5.左顾右盼,注意力不集中。一些孩子对上学很反感,不喜欢听课,东张西望,爱搞小动作,那么在学习上就会吃力,表现为做事拖沓,没有执行力,自律能力差。 针对上面5个问题,我们家长一定要掌握这5种方法,让孩子健康成长。 1.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家长不仅仅要关心自己的工作和孩子的学习,更要重视与孩子的沟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比如帮孩子化解今天发生的困难事,和孩子分享高兴的事。如果家长能够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家长也给予一定的建议,那么孩子就会愿意继续深入的沟通,孩子的表达和感知事物的能力也会加强。 2.乱贴标签儿要不得。遇到艰难时,孩子会退缩,这是人的本能,家长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给孩子贴标签,例如:怂、笨、傻等,因为一旦贴上标签,不仅会让孩子更加畏惧,还会感到羞愧。 3.培养孩子自律能力。现在的孩子都喜欢玩手机、平板电脑,哪怕只有几岁的孩子,也会玩得很溜。这时,家长不要着急动怒,我们应该和孩子在使用手机时间上达成一致,比如:什么时候玩,一次玩多久,当孩子养成习惯后,就要慢慢的较少使用时间和次数,让孩子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父母要积极的鼓励逐渐增强孩子的自律能力。 4.制造孩子与同伴交流的机会。可以带孩子到游乐场,和小朋友一起玩,或者邀请小朋友到家中做客等,孩子在玩耍时也更容易放下负担,轻松交流,长此以往,孩子会主动要求,主动交流。 5.多培养孩子一些兴趣爱好。现在的孩子除了学习、补习之外,很少能有其他业余爱好,生活很单调。家长应该在周末时带孩子出去感受一下自然的美好,也可以养一只小宠物,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同伴之间也会产生更多话题和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