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和你“对着干”,恭喜你:孩子进入青春期啦 网易     2022-06-27 23:14    

这几天一直听到表哥说他家孩子的事情,表哥家的孩子已经12岁了,马上要上初中了。孩子的成绩很优秀,平时也很听话,在我们大家眼里,他家的孩子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可就是这样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这些天的变化已经把表哥一家折腾坏了。用表哥的话说就是孩子已经成了家里的小魔头了,谁的话也不听,啥事都要和家长对着干。表哥说这孩子怎么好像一夜之间就变了呢? 听了表哥的话,我忍不住先恭喜了一下他,结果表哥一头雾水地问我:“孩子都这样了,你还恭喜我?你这是看我的笑话呢?” 我赶紧给表哥解释,其实呀,孩子的变化是正常的,而且是可喜可贺的,这代表着孩子进入了青春期呀,证明孩子长大了呀。我问表哥,你想想你自己十一二岁的时候,是不是也很调皮呀?难道你忘了姑父拿着小棍追着你打的情景了? 表哥一下子笑了起来,是呀,哪个男生没有经历过青春期和家长的对抗呢?又有哪个男生没有因为调皮挨过爸爸的训斥呢? 孩子进入了青春期,代表着孩子的身心发育都进入了一个快速阶段。很多家长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首先想到的是要给孩子补充营养,因为青春期是孩子长个的最后一个时期了,如果抓不住这个黄金时期,孩子就不能有一个大高个,那么将来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可能会受到身高的影响。 所以很多家长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都会特别注重孩子的营养补充,不管是牛奶、蛋类、肉类、水果等,都给孩子补起来。因为我们家长认为吃得好才能有一个好身体,才能长高个。 但是我们却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孩子的心理成长和健康。无论是男孩女孩,在进入青春期后,心理都会发生很微妙的变化,有些孩子变得敏感,容易情绪波动;有些孩子变得叛逆,不听话;有些孩子变得贪玩,不爱学习;有些孩子变得脾气暴躁,易冲动等。总之,我们家长发现,孩子爱和自己对着干了,孩子不听话了。于是一场场的亲子大战就开始上演了。 作为家长,我们依然希望能够掌控孩子。但是作为孩子来说,渴望摆脱家长的控制,拥有属于自己的自由和民主。 这个时候,孩子的心理变化更值得我们家长关注。因为青春期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很重要,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人生。如果孩子在青春期没有把握好自己,迷失了方向,很有可能造成孩子一生的懊悔。 所以我们家长一定要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多关注孩子,多引导孩子,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平稳地度过青春期,才能有机会迎来灿烂的人生。 那么面对青春期的孩子,面对孩子敏感、叛逆的行为,我们家长该怎么做,才能化解孩子成长的困惑,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呢? ❶首先我们作为家长一定要掌握一个原则“避重就轻” 当孩子和我们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不要和孩子硬碰硬。因为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很容易在冲动的情况下做出过激的行为,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所以当我们和孩子之间有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我们要采用相对温和的方式和孩子进行沟通,想办法淡化孩子的情绪,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我们就要考试了,我们想让孩子多学习一会儿,可是孩子就是不学习,反而想打游戏。如果我们强迫孩子看书学习的话,孩子即便是执行了,也是敷衍,心思根本没有在学习上,反而达不到效果,还激化了亲子矛盾。 那么我们就可以和孩子谈条件,想玩游戏也可以,玩半个小时候的游戏就要做一份试卷。 这既能让孩子的要求得到满足,又对孩子提出了约束和要求。 ❷其次放低姿态,尊重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特别在意自己的内心感受,尤其是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很多父母在和孩子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总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和孩子说话,这让孩子感觉到不舒服。 可能在孩子小的时候,这种感觉就不明显。但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身高发育,孩子的身高很有可能已经超过我们了。如果我们依然把孩子当做“小孩子”来教训,就会激发孩子内心的叛逆情绪。 青春期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存在感和被尊重感。我们要想让孩子听话,想要减少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就要先试着放低我们的姿态,学着去尊重孩子。 比如我们和孩子交谈的时候,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模样,而是和孩子一起坐在沙发上。这样位置的平等给孩子的心理压力就减少了,孩子也能够静下心来听一听父母的话。 比如对于某一个问题,我们在准备教训孩子之前,可以先听一听孩子的解释,这让我们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感受。 这都是在向孩子传达一种信息:我们尊重你,请你也尊重我们。 ❸再次多和孩子聊一聊他感兴趣的事情 有些父母可能觉得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就好像和我们家长没有话说一样,回到家就进屋关门,问啥都不说,要不就是顶嘴,搞得大家都不高兴。 青春期的孩子心思敏感叛逆是肯定的。孩子之所以不想和我们说话,是因为我们说的孩子都不感兴趣。 比如孩子放学回到家后,我们第一句话就是“作业多吗?写完了吗?考试了吗?考了多少呀?” 想一想,孩子都在学校学习了一天了,好不容易离开了学习的环境,想着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结果回到家就是父母的一顿盘问,肯定会心烦气躁,对父母没有好脸色呀。 我们想要了解孩子,想要对孩子进行引导,就要找到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想要表达,想要让父母了解自己,然后我们才能找到机会进行引导。 所以我们可以和孩子聊一聊他喜欢的运动,听一听孩子讲班里的趣事,或者是和孩子来一场游戏互动等。 ❹最后选择相信孩子 我们父母对孩子最不公平的地方就是永远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优点,总是在看“别人家的孩子”,总是认为自己家孩子身上都是缺点,“别人家孩子”身上都是优点。 但是我们却忽略了,根据遗传学的研究,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孩子都遗传了父母。所以说我们是有责任的。孩子没有办法选择父母,所以也没有办法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这句话在这里是一个玩笑,但是却也是事实呀。 孩子终究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想要让孩子有所改变,有所进步,就一定要相信孩子,就像相信我们自己一样。 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叛逆的行为,过激的言语,其实都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取父母的关注,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 我们可以给孩子一句鼓励“你一定可以的”;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你在爸爸妈妈心里是最棒的”;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空间“我们相信你”。 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孩子也是第一次经历青春期,这都是需要磨合的,我们父母和孩子都会因为彼此的磨砺而变得更好。 我们会成为更好的父母,而孩子会成为阳光自信的少年。 愿每一个青春期的孩子都被温柔以待,愿每一对父母都能用爱化解孩子青春期的叛逆。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