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宝妈们带孩子最社死的瞬间是什么?那应该就是带孩子的时候,孩子在公共场合下哭闹了,大庭广众下,孩子放声哭闹,家长怎么劝都没有用,加上周围可能围观的人群,家长的内心可想而知,而往往越是着急,就越是事与愿违,孩子反而哭闹的更厉害了。 因此,大多数家中有小孩的家长们,都是尽量能不带孩子出门就不带孩子出门,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才会出门,且如临大敌,一切秉承快去快回,绝不在外多逗留。但即使这样,也难免不碰到一次特殊情况,且长期将孩子关在家长,不与外界沟通,对于孩子的成长发育也不利的,所以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会在公共场合下哭闹: 1、外部新环境的刺激 很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家很安静、很听话,很少无故哭闹,但是一到了外面,就经常无缘无故的哭闹,发脾气。而且往往是一到地方就闹着要回家,任家长怎么哄都哄不好,闹得家长在外面很尴尬,甚至都不敢轻易出门,尤其是周末,几乎只能全天在家陪孩子。 此类现象是因为孩子长期生活家庭中,是在一个相对稳定且能给他高度安全感的空间中,对于周围的事物也具有高度的辨识度,但是如果突然换一个新的环境,周围的人和事物失去了熟悉的感觉,会让孩子感觉失去了安全感,所以此时大多数孩子的动作一般是紧紧的依偎在父母什么,然后跟父母要求要回家,这就是典型的受外部新环境的刺激下,缺乏安全感的反应。 2、突发状况下的刺激 此类情况多发于人群比较密集、且周围噪音较大或者有颠簸感的环境,由于孩子还处于对一切事物的探索中,一切家长习以为常的东西对孩子都有可能产生刺激性,大量的人群聚集、突然走过的人影、一声汽车鸣笛或是某个大型户外广告牌的灯影,都有可能会刺激到孩子,让孩子发出哭闹。 3、孩子身体上出现不适 此类情况也是常见的问题之一,由于幼龄期的孩子缺乏跟家长的基本沟通渠道,他们反应身体不适的唯一方式就是哭闹,有时候身上痒了、痛了、或者是渴了、饿了都会以哭闹的形式向父母反应。而此类情况往往是最让家长防不胜防的。 而针对以上几种常见的突发情况,家长只需要做好三点,即刻应对大多数的意外情况,避免社死: 一、万事俱备再出发 身边一位宝妈,每次出门前都会仔细整理孩子需要用到的东西,从吃的、喝的、玩的、一应俱全,甚至会带上相应的儿童应急类药物,体温计以及感冒发烧药、创口贴的等应急用品,一切整理完备后才敢放心出门,因为准备的充分,自然也就能更好的应对孩子在外出现的各种不适情况,避免出现情况时手忙脚乱。 二、给孩子一份安全感 大多数家长带孩子出门,会经常容易忽略跟孩子的交流,往往是家长忙于事情,只要保证孩子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别丢了就好,但就是这种情况容易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假设你的朋友带你到一个陌生的社交环境中,然后他忙于跟其他人交流,而完全忽略了跟你的交流,作为成年人都会不适感,更何况是一个小孩子。 因此,家长带孩子出门,一定要时刻记得跟孩子的交流,即使是再小的孩子也不要忽略他,时不时的逗逗孩子,跟孩子说说话,能够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从而避免孩子因为陌生的环境而哭闹。 三.及时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当孩子在外面因为外部刺激而哭闹的时候,家长要做的是及时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在随身物品中备一些糖果或是一些色彩鲜艳的小玩具,小孩子对于甜食的感知最明显,对于色线鲜艳的事物也会有更高的好奇心,以此能有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及时制止孩子哭闹;也可以出门前带一个孩子经常玩的小玩具在身边,在孩子哭闹的时候让孩子玩,给他一种熟悉感,从而分散注意力;还有的可以在一出门的时候,就给孩子买一份吃的或一个小玩具,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将注意力集中,避免出门途中孩子哭闹。 凤凤老师教育寄语:总而言之,孩子出门哭闹本质还是在于对外部环境的不适应,应对的方法始终是治标不治本的,想要彻底解决孩子哭闹,还是在于家长要更多的带孩子走出来,让孩子完全适应外部环境,形成一定的适应性之后,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不哭不闹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