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怎么办”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别等出事再后悔 腾讯     2022-06-08 22:14    

在熙熙攘攘的游乐场,4岁的欢欢跟着一个小姐姐从滚筒滑梯爬到太空舱,又从蹦蹦床滑到气垫床……等小姐姐走后,欢欢才发现自己找不到妈妈了…… ○ 傍晚,5岁的萌萌独自在小区里玩耍,一个陌生的男人热情地凑过来和萌萌搭话,还送给她一支漂亮的小水枪。几分钟后萌萌就和“叔叔”混熟了,这时,“叔叔”要带萌萌去吃肯德基…… 也许您会说,我每天都紧紧地看着我家孩子,绝对不会让他遇到以上这些状况。但是,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孩子的活动范围就在不断地扩大,而周边环境中却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尤其是在父母有疏忽的时候,一些平常的不经意的举动,都可能对孩子造成意外伤害。这些意外不仅会伤害到孩子的身体,也可能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大人们为了避免孩子受到不确定的伤害,往往对孩子管头管脚、束缚他们的行动。在幼儿园里,教师常常会提醒孩子不要跑、不要闹;在家里父母也不许孩子碰这儿碰那儿,不许和小伙伴独自外出玩耍。 其实,“千般照顾,不如自护”。父母和教师不仅要时时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更重要的是要对孩子进行初步的安全指导、教育,提高孩子保护自己的能力,让孩子面对一些未知的危险或者突发状况,能够知道应该“怎么办”。 我们父母们预设了几个会对孩子产生威胁的场景,爸爸妈妈们可以拿这些问题考考您的孩子,问问他会怎么做,并将正确的处理方法告诉他。 第一个场景:如果和妈妈一起去商场买东西,突然找不到妈妈了,怎么办?和爸爸一起去公园玩,突然发现爸爸不见了,怎么办? 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情况时孩子惊慌失措,父母一定要做好预先的准备工作:通过各种方法训练孩子,记住爸妈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等信息,告诉孩子万一不小心走丢,找不到爸爸妈妈时,一定要冷静对待,留在原地等家人来寻找,或者去服务台请工作人员广播,而不是茫然大哭,束手无策。 第二个场景:如果妈妈没在你身边,你一个人在小区里玩,有人要给你东西吃,你吃吗?如果有人向你问路,并要你带路,你要怎么办呢? 父母一定要注意告诉孩子,在复杂的社会中学会识别坏人,避免自身伤害。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和食品;不要轻易听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让陌生人随便接触自己的身体。要告诉孩子,当遇到危险和困难的时候,应寻求警察叔叔的帮助或者勇敢沉着地应对自救。 第三个场景:在马路边,人行道上的交通灯马上就要变成红色了,但是马路对面要乘坐的公交车已经快到站,这个时候,你要怎么办呢? 父母在带孩子过马路的时候,不仅要以身作则遵守交通规则,还要教孩子认识交通信号灯,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让孩子知道并做到绿灯时才能行走,绝不要贪图一时的快捷、便利,提醒孩子在马路旁行走时要专心,不打闹、追逐,更不能到马路上玩耍,这样会影响行走时的安全,容易发生交通意外。 著名作家龙应台女士说过,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渐行渐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意外情况远远不止以上列举的这些,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灾难哪一个先来,也总有陪伴不了孩子的时候,所以从小不仅要给他们足够的爱和关心,还要把保护自己的能力教给他们。 如果父母能允许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给予孩子在危险中自我锻炼的机会,培养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那么当危险、困难到来时,孩子就不会一味地指望父母、他人,而是想方设法的自救自护。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