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场输掉总决赛第一场之后,勇士的形势,看来很是艰难。 那场比赛,库里第一节就射进6记三分,拿到21分,全场独得34分。而对面当家球星塔图姆17投3中,打得篮筐叮当山响。但勇士还是输了,最后一节40-16的比分,证明他们攻防两端都没做到位。 勇士时隔三年重返总决赛,是今年NBA最动人的故事之一,但在他们对面,是更年轻,更高大,运动能力更强,阵容配置也更均衡的凯尔特人。ESPN的BPI模型预测绿军有86%机会赢得总决赛,当然有它背后的逻辑,而G1的结果,似乎也是对这一预测结果的一次印证。 绿军的确很强。他们是今年常规赛NBA防守第一的球队,季后赛的防守数据也仅次于雄鹿——这还是因为雄鹿首轮捏到了公牛这只软柿子,而接下来的两轮系列赛,绿军的防守效率都是联盟第一,其中分区半决赛和雄鹿正面对决,百回合只丢99.7分,很能说明问题。 德雷蒙德-格林总决赛开打前聊到绿军的防守,把功劳主要记在乌度卡头上,因为“他们的阵容和过去几年并没有太大不同。” 格林说对了一半。绿军核心阵容中的大多数人,的确三年前就在队中,但那时候的罗威还只是一个菜鸟,塔图姆、布朗和斯马特也早就今非昔比,加上越老越妖的霍福德,和新加入的怀特、格威,才有了现在这支球队让人眼红的防守配置。 乌度卡的防守调教是很成功,但绿军本来底子就好。 进攻端,凯尔特人有两位年轻的全明星领衔,有斯马特和霍福德充当润滑剂,角色球员也敢于承担,像格威、普理查德这样的年轻人,在今年季后赛都有过高光表现,让对手顾此失彼,“按住葫芦起来瓢”。 所以虽然总决赛首战塔图姆手感差成那样,绿军仍然轰了120分,对比勇士库里独得34分还是赢不了比赛的尴尬,更显得他们游刃有余。 但绿军真就无懈可击了吗?显然不是。 今年季后赛,凯尔特人先后淘汰篮网、雄鹿、热火三支争冠球队,相比勇士击败掘金、灰熊、独行侠,显得更有含金量。 但要注意的是,雄鹿二当家米德尔顿因伤缺席了整个分区半决赛,东决七场,希罗正经打的比赛只有三场,巴特勒和洛瑞也都受到了伤病的困扰。可就算这样,两轮系列赛也都打到了抢七。 从纯技术层面上分析,凯尔特人也还存在明显缺陷。他们依然缺少一位优秀的进攻梳理者,斯马特是“假控卫”(怀特也差不多),霍福德只能做中转,球权主要还是集中在塔图姆和布朗两名锋线手中,而这两位球员的天赋点,却并没有加在控球组织上,他们的大部分助攻,也都来自遭遇夹击后的被动传球。 分区决赛打热火,凯尔特人就在对方充满压迫性的防守面前暴露了这一弱点,场均失误15.3次,光失误送分就有17.1分,是所有四支分区决赛球队当中表现最差的一支。双探花7场球总共出现60次失误,场均8.6次。 后场篮板的保护,也是凯尔特人的一块短板。虽然他们的阵容高度不错,但季后赛70.9%的后场篮板率在全部16支球队当中只排第10,场均被对手用二次进攻打进13.9分,只好过独行侠、篮网、森林狼和老鹰,与他们联盟第一防守强队的身份显得有些不符。 总决赛第一场,勇士虽然最终输了12分,前场篮板却以12-7大占优势。 三分球是绿军一条重要的生命线,上一场能逆转勇士,最后一节12中9的恐怖手感是关键原因。就整个季后赛期间的表现来看,绿军三分出手数联盟第二,37.1%的命中率联盟第六,的确是有“投死对手”的能力。但要注意的是,他们的外线手感并不稳定,有时超神,有时超鬼。 比如和雄鹿第三场,凯尔特人全队就只投出了27.3%的远投命中率,东决打热火,整轮系列赛他们的远投命中率不过是34.9%。勇士首战失利当然有自己的原因,但绿军如此神准也的确不太正常。 今天的比赛,勇士做得最成功的一点就是通过增加防守侵略性,逼迫对手出现多达18次失误。 伊戈达拉因为膝伤被迫休战,小佩顿从与灰熊系列赛受伤以来首次回归轮换,勇士靠着更小但更快速的阵容,对对方的移动和传球形成了更多干扰,而以霍福德为代表的绿军内线,又没能力在篮下造成杀伤,来惩罚勇士。加上今天绿军角色球员三分手感回落,所以比赛从第三节开始,就变得一边倒了。 斯蒂芬-库里在对方重点照顾之下,三节打卡,拿到全场最高的29分,再次证明他是今年总决赛舞台上最好的球员。 而更让勇士欣喜的是,乔丹-普尔在球队确立领先优势后放开了手脚,第三节结束前一次灵气十足的突分助攻,紧接着连续两记高难度三分,让人们回忆起他首轮打掘金时的样子。如果这场球能让普尔找回自信,那对接下来的比赛来说,将会有战略上的意义。 在家门口输掉系列赛首战,曾让勇士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位置,科尔说他这几天都没睡好,一直在研究比赛录像。现在看来,科尔的录像没有白看,在主场和对手打成1-1,虽然不太理想,但起码可以接受。 接下来,就轮到乌度卡出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