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亲们,都期望孩子尽快成才,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网易     2022-05-27 23:02    

父母亲都期望孩子尽快成才,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不少父母不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正处在什么样的发育阶段,个性如何,能力高低等具体条件,只是出于自己的想象、爱好和希冀,便为孩子设计着未来的蓝图。父母的这种作法,给孩子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这种拔苗助长的教育方法在不少家庭中普遍存在。 在家庭教育中,“不能强迫着教”是教育的一大原则。正如俗话所说的“强按的牛头不喝水”。才能教育也可以说是尊重个性的教育,在才能教育上,父母的责任就在于培养孩子的兴趣,并使他保持下去。热情是一种魔力,它可以创造出人间的奇迹。孩子的热情之火一旦燃烧起来,其势如燎原。 父母亲在对孩子进行才能教育中,不仅是培养孩子的兴趣,还要使孩子的兴趣坚持下去。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总有个厌倦期,要真正发挥孩子的才能,必须帮助孩子越过这个困难时期(心理学家称之为高原现象),使孩子达到重新振奋精神的阶段,要“添柴加油”,万不可泼冷水。不少父母在自己为孩子设计的科学家、艺术家……的道路上,哄着他走,逼着他走,软硬兼施促他就范,可结果孩子苦闷不堪,父母也闹了个心竭力衰。 拔苗助长的结果总是事与愿违,他们本来希望孩子成为杰出的人,可是强迫性的教育却使孩子成为凡人、庸人。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父母亲扼杀了孩子对于某一事物的热情和兴趣,结果孩子对任何事物都不着迷,都不感兴趣。用这种教育方法,如果不培养出庸人,那真是万幸了!要想达到目标,没有坚强的意志是不可能达到的。人并不是在封闭中成长,而是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之中。 人们通常所处的环境无非是顺境、常境、逆境三种情况。这三种境遇可以因个人的奋斗或其他社会因素而互相转化,而个人的意志,又在个人的奋斗中起很大作用。要教育孩子能在顺境中节制自己,在常境中奋斗不止,在逆境中坚韧不屈。任何人的成才环境总是有利有弊,有人会视顺境为可以睡觉的“沙发”,躺在上面,不知奋斗,有的视逆境为磨炼自己的“酬石”,愈挫愈奋,终成大志。要教育孩子懂得;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即使在常境、顺境之中,也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人生就是奋斗,而奋斗就需要坚强的意志。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