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磨蹭的习惯,原来是这三个原因,父母要警惕! 腾讯     2022-05-25 23:04    

在生活中,不难发现,那些做事效率高的人,往往具有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他们知道,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也会努力寻找方法,让事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因为能够把握住各个时间点,所以能够将手头上的事情,有条不紊的朝前推进。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是否具备一定的时间管理能力,都决定了,自己的付出,能否获得相应的回报。尤其在家庭教育中,大人不仅自己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而且也要有效的监督孩子,让他们掌握这方面的技巧。 关于孩子爱磨蹭的习惯,许多家长都曾抱怨过;比方说,在孩子放学之后,他们就开始做家庭作业,而在写作业的过程中,一会看看电视,一会玩玩手机,然后开始吃晚饭,接着再跟父母玩耍撒娇。 而到了临睡觉的时候,却发现家庭作业依旧好好的摆在那里,孩子压根没有完成,这个时候,不仅家长慌了,就连孩子也慌了,急急忙忙的写完作业;不知不觉中,已错过了孩子正常睡觉的时间,让他们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不断磕头打盹,影响课堂学习的效果。 其实,整个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孩子没有一定的时间管理能力,在整个晚上,虽然看似在写作业,但是却不能有效的利用时间,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他们磨磨蹭蹭,心里面根本没有作业的存在,最终形成一种影响学习的拖延习惯。 如何改掉孩子拖延、磨蹭的习惯,许多家长为此绞尽脑汁;当然,也有的家长,在面对形成拖延习惯的孩子时,难免会采取一些抱怨的方式,期待能够孩子在自己的压力下,改掉磨蹭的习惯,能够养成事倍功半的好习惯,可是,虽然怀有期待,但是孩子依旧我行我素,无法提升学习效率。 如果能够找到孩子拖延的原因,从而有的放矢的,去帮助孩子改掉这方面的缺点,让他们要高效的方式去面对学习,提高成绩,都是可以达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孩子磨蹭习惯的形成,都有哪些原因吧? 1、对家长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在学校教育中,有老师的严加监管,也有同学比拼的压力,所以孩子会全力以赴,或者尽可能的去学习;当然,学校本身就是学习的地方,几乎鲜有让孩子分心的事情和地方,所以他们能够全神贯注的去学习和读书。 而当离开学校,回到家中之后,孩子的表现,时常会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会认为凡事有父母,所以在这种潜意识的影响下,孩子会就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认为在家中,有父母撑腰,就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即使自己做错了事,或者没能完成某项任务,也会有父母撑腰。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父母,要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开始,让他们逐渐自己学会思考、自己去面对两难的抉择,甚至,在关键时刻,让他们自己去承担错误;通过慢慢的培养,让孩子逐渐养成独立的好习惯,避免因为依赖性,而缺乏积极主动的心态,从而产生拖延的心理。 2、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 相对于玩耍,学习是一件让孩子感受到压力,甚至是痛苦的事情;他们从学校回到家中之后,便会感觉终于获得自我放飞的时间,享受玩耍的乐趣,从而把学习的任务抛之脑后,甚至还会把写作业当成一种负担。 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孩子也会硬着头皮去做作业,可是,在其过程中,肯定无法全神贯注其中,致使学习效率不高;看着他们在努力学习,实际上却一直在想心事,或者偷偷的玩耍,甚至是耗费时间。 针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适当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比如说,引导他们在固定的时间内,把作业完成,然后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等,通过一系列有益的方式,让孩子不把写作业当成负担,而是玩耍前的一种举动,这样也能有效调动他们的兴趣。 3、缺乏一定的时间观念 对于一些大人来说,他们对时间的把握,也不够,时常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计划的事情;而对于孩子来说,时间更是一种特别抽象的概念,尤其在幼儿的意识里,他们基本缺乏详细的时间观念,也无法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面对时间意识不足,控制力尚且缺乏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助他们产生时间的观念和意识;比如说,帮助孩子认识钟表,在他们的房间里配备钟表,甚至,给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要求他们在固定的时间段去做某些事。 通过一系列的举动,都能有效让孩子把握时间观念,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任务,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他们高效学习的意识,以及时间管理的方法。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