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需要了解鼓励的力量,让孩子在鼓励中获得前进的动力 网易     2022-05-25 22:53    

带着二宝在游乐园里面玩,看到一个孩子正在尝试独木桥,孩子有点点害怕,所以就在那里做着思想斗争。 他的妈妈一看,就在旁边奚落孩子:胆小鬼,这也怕。孩子本来就比较犹豫,给妈妈这么一说,反而从独木桥上下来,转身去玩其他更加安全的游戏去了。 看到这种情景,我不禁为这孩子感到可惜,在孩子面临着思想斗争的时刻,他们充满着对于挑战的渴望,需要有一些外力,能够给自己多增添一些勇气。 可是,可以让孩子更进一步的鼓励并没有如期来临,孩子也就失去了一次探索的机会。如果这种情形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常态,那么孩子的成长就会变得相对缓慢。 01鼓励对孩子的正面影响 第一、满足孩子的尊严 孩子在面临困难的时候,其实也是他们对于自己能力还显得有所不足的时候。而父母在这个时候给出的鼓励,是给予孩子的一种信任,孩子在这种信任之下,就能感觉原来父母这么相信自己,因而也就感受到了被尊重。 第二、增强孩子的勇气 孩子在生活当中,总是需要有各种的挑战,在这些挑战当中,需要孩子克服他们的恐惧。而这些勇气的缘起,有一部分来自于孩子自己,另外一部分则会来自于父母的推动,鼓励和欣赏,会让孩子勇气倍增。 第三、密切亲子的关系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因为相互的理解和信任而会变得更加密切。当父母总是用鼓励去面对孩子的时候,孩子会发现自己在父母哪里得到的,总是温暖和正面的力量,因此也会愿意和父母亲近。 第四、提升孩子的认知度 和表扬有着不同的效果,鼓励不仅仅是体现了对孩子能力的认可和信任,其实也包含着对于孩子能力不足的评价。因此,这些就可以让孩子更好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从而不会因此而洋洋自得,变得过于自负。 第五、获得孩子的信任 当家长和孩子之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时,孩子在父母那里感受到的,总是一些正能量的东西。而在这种正向鼓励的引导之下,孩子的心态就会变得更加平和,对父母也就更加信任,从而让父母的教育变得更加轻松。 第六、充实孩子的内心 情感的需求,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是孩子最最重要的心理需求。当父母总是用鼓励来和孩子进行交流的时候,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对于自己的爱护。因此,孩子的内心就会变得更加充实。 第七、丰富孩子的情感 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身体和知识阅历的需求,其实更重要的是,孩子可以体会到各种情感。当孩子获得更多的鼓励时,孩子的心理容易得到满足,他们对于各种情感的体验就会更加深刻,并且由此而产生共情,去享受这种情感带来的愉悦。 02鼓励应当要坚持的原则 第一、鼓励孩子的所有进步 当孩子在做事的时候,父母一定要保持着足够的敏感,对于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要了然于心。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及时地进行鼓励,从而让孩子感知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从而会用更加积极地态度去应对将来的生活。 第二、需要把我鼓励的时机 鼓励可以提升孩子的信心,但是鼓励不可能毫无原则地出现。因此,父母需要做到鼓励的适时和适当。孩子完成任务时,需要鼓励,肯定他的成绩。遇到困难时,需要鼓励,可以给孩子注入勇气。 第三、用孩子的眼光看待问题 有时候,我们在评价孩子的行为时,没有真正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孩子认为很重要的事情,父母却因此而错过了鼓励。父母不妨改变看问题的方式,低下身子,用孩子的眼光去发现,给孩子更加有效地鼓励。 第四、理性看待孩子的个人能力 家长很容易对孩子的能力产生不切实际的猜想,因此就会出现拔苗助长的情况。所以,当孩子在做事的时候,父母的鼓励一定要切合孩子的实际。不要过于拔高孩子,从而让这些鼓励反而变成了孩子的负担。 第五、切忌与其他孩子的比较 鼓励孩子,我们更多的是需要鼓励孩子本身,让他在自身能力的范围之内,挖掘出更多的能量。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父母不能用其他孩子作为鼓励孩子的标杆和参考,这样,只能让孩子感到厌烦。 第六、让孩子感受自己的价值 所有的行为,其实都有目的性。当我们鼓励孩子的时候,也同样要让孩子感知到自己努力的目的何在。我们一定要让孩子更多地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他的所作所为对于自己、家庭、社会产生了多么重要的影响,实现了怎样的价值。 大手小手记寄语: 当我们对孩子实施教育的时候,我们总是希望通过最有效和便捷的方式,来让这些教育达成最大的效果。虽然说,教育没有捷径,需要父母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实干。 可是在纷繁复杂的各种教育方法当中,肯定有着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加积极的生活态度,也能让孩子的成长变得更加迅速。毫无疑问,适当的鼓励教育,是父母值得尝试的教育方式。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