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材质、做工,甚至一模一样的商品,只要换成女性大概率会喜欢的粉色等颜色,再打上女士“专属”“专用”等标签,利润立马提升。这种生活中潜在的消费陷阱,被形象地称作“粉红税”。 “曾经多享受,现在就有多厌倦”,当意识到“粉红税”的存在,消费者开始主动识别和拒绝,不愿糊里糊涂当了“韭菜”。 震惊 多花11块,全是买包装 “新品推荐、轻薄便携、高颜值”……鼠标从一个个颜色选项滑过去,当停留在“樱花粉色”时,刚才波澜不惊的29.9元,“突变”成了36.9元。 “粉红税!”小翟心里惊呼。不久前,她刚了解到这一概念,没想到只是计划给平板电脑配一款蓝牙键盘,随意搜索下,就遭遇到商家如此明晃晃的“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