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能够解决问题的情景运用,从哪里开始了解? 网易     2022-05-22 23:18    

当我们作为成年人时,面对生活里一些场景,无法得出合宜的解决办法,是否会懊恼:要是我能够早点知道怎样解决,现在长大后的我会不会更从容轻松?如果现在告诉你,你可以让你的孩子掌握这样的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拥有你所希望的能力,你是否会很乐意? 在默娜·B.舒尔所写的《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Ⅲ》里,让人很是好奇,这真的是所希望的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吗?而且还是针对培养孩子的?这份期待让我们走入书中,去看见在不同的场景运用中,带来怎样的启发,正如育儿是一门终身学习的课程,对于我们每个成年人来说,培养孩子,何尝不是在认识自己和疗愈自己的缺失,在这个过程中,让自我更完满。 一、教会孩子识别、理解、表达感受,是一种能力 当我们拿起书本时,想要获得的就是在情境中,如何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生活在现代忙碌的人们来说,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法是如此的急需且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注意力稀缺的世界,人们更乐意围绕自己所期待解决的问题,手起刀落的解决完成,这既像工作的KPI,又像是时代节奏的体现。 要解决问题,必然要理解,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是否有方法能够将这些问题的根源能够更好地解决,或者当发生这些问题时,能够有更为合宜的方式来稳妥的解决,所有围绕解决问题的渴求,都在最根本的识别、理解、表达之中呈现,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必需。 在这本书的开头就是让我们家长首先要学会并教会孩子去识别感受,理解感受,和表达感受,这是生活中很多问题的最根本的解决方法。 比如说当孩子大喊大闹的争执,和孩子互动中理清它这种情绪是愤怒?是伤心?理解这种情绪是基于什么,那么解决这种状况的方式也就随即而出,它既是一种合宜的处理方式,又是一种自我探索的方式。教会孩子识别、理解和表达感受,是我们作为家长,非常有必要学习的一项能力。 二、无论多复杂的情境,理解背后的脉络让我们轻松处理 这本书籍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的第三本,它在对于具体的解决问题情景中的讲述是以这样的逻辑脉络来的: 1、第一部分以处理感受为主。什么样的感受分别列出不同情绪是什么样的状态,并针对这种情绪在怎样的场景里人们是怎样的来面对和处理的。 2、第二部分则更侧重处理和预防问题。它涉及的各种生活场景里的问题和处理,比如说时间时机,总拖延,没耐心,或者对抗撒谎攻击等情况。 3、第三部分则侧重在家里培养孩子与人的能力。这个家里则主要讲述了家里人比如说同胞之间的竞争和矛盾,或者同龄人之间的种种冲突等。 4、第四部分侧重的人生技能的培养。从能力层面给人说明这些特质是如何让人能够处理好人际社交等各种场景互动的。 当我们在作者的层层梳理中,走到自己想要探索的点,是一种路径,而根据自己缺失或急需解决的问题直接翻至那个章节,也是一种了解与探索方式,它都以我们如何去解决问题,去处理问题这个主要动机为主。 作者给予我们这样一种情景案例加解决途径和培养方式的罗列,让我们从中去挑选和组合自己的需求,这本质上也是让我们更有效轻松的去处理我们想要处理的问题。 三、生活就是一种积累和分解解决,从这个细节里细细体味 对于家庭中的纷争,我们觉得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却又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体验,它让我们去解决的究竟是什么呢?比如对于家中事务的处理与分担,可以从这样几点来了解: 1、选择一项适合自己且能掌握的技能。对于家中孩子也好,其他成人也罢,为了减少彼此的纷争,让每个人就家中的事务选择自己相对擅长或者乐意,亦或者是已经掌握的。比如孩子喜欢在整理自己的玩具,那么就给他一个抽屉让他能够放自己专门整理的玩具。 2、确保家务不妨碍孩子或家人的主要职责。无论是孩子也好,家中的成人,这项指定的家务,不会影响他们主要的学习或工作。 3、明晰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对于自己认领并确认的事务,却忘记了,弄明白期间有怎样的心理,是因为觉得是家中其他人的事呢,还是觉得自己没有对自己认领的事务有责任心? 4、计划好将要做什么,什么时候会做。在发生延迟拖延甚至懈怠时再次回顾好最初制定计划的初衷,以及自己的时间安排精力管理,和这件家务对自己的意义。 5、让家务保持在自己可控范围之内。考虑所有原因之前,都需要保证认领的家务是在自己的可控范围之内,这样不仅是在教孩子一项具体的事务,更是一种学会承担责任以及对自己的承诺。 这些 细节不仅让家中有多个孩子能够更好地在家中有自己的掌控感,也是让彼此学会承担和执行的能力。更是为了明晰目标和彼此的角色的一种方式。 所有能力都是从生活的点滴间细细养成的,让我们在育儿时同时检视我们自己,是否有需要突破和调整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Ⅲ》让我们更近一步去看见孩子的成长是如何在一件件细小的事件里,场景里,获得一种社会能力,面对生活面对世界互动交流的能力,也是让我们从中去反思和领悟,解决问题可以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式一步步解决和面对,从观念方式的传递和具体方法的学习,以及场景技能的应用里,去找到自己领悟和成长!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