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育率下跌的背后:是女性单身的选择,也是男性的生存困境 网易     2022-05-18 21:52    

婚育率的可怕下降 娶妻、生子,是大多数男性这一生必然会做的两件事。娶不到老婆,没有后代,被看做很丢脸的事情,被认为是没有本事的表现。所以,男性在踏入社会工作后,首要任务就是存钱,买房子,娶老婆。 虽然现在很多年轻女性和养女儿的家庭在观念上有所转变,会在婚前给自己购置房产和车子,但是她们嫁人的时候依然会要求男性提供婚后的住房。女性认为,娶老婆就该提供稳定的住所,先要有了良好的居住环境,才能养育后代,鸟下蛋还知道先筑巢,何况是人。 结婚不买房,你想耍流氓? 所以,女性虽然已经越来越经济独立,但是关于婚姻的传统观念其实并没有多少改变,这意味着,男性在结婚时的成本并没有太大的减轻。不过,女性经济越来越独立,确实减轻了男性在婚姻生活中的一部分负担。可这并没有提高婚姻的幸福感,婚育率反而越来越低。 今年三月,在 《中国婚姻家庭报告2022版》 数据中显示, 2021年结婚登记对数下降到 763.6万 对,连续八年下降 。报告指出,我国近年来初婚人数连续下降预示了极低的生育率,在适婚人数减少,结婚生育成本过高,性别比失衡、社会竞争压力大和婚育观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未来我国初婚人数仍将呈下降态势。 报告根据民政局公布数据分析, 2021年全国结婚登记数相比2013年峰值数据减少 583万 对 ,为1986年以来最低。而与出生人口更密切相关的初婚人数, 从2013年的 2385.96万 人峰值持续下降至2020年 1228.6万 人,下降幅度达 48.5% 。 该报告呼吁,针对超低结婚率、生育率以及年轻人口的迅速萎缩等社会问题,急需出台相关政策。报告提出:增加大城市住宅土地供应;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建立男女平等、生育友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放宽收养和送养条件;法定婚龄降到18岁;保障单身女性生育权;启动中国《同居法》的立法可行性研究等建议促进婚育水平提升。 降法定婚龄,放宽收送养条件,提倡单身女性生育 ,这三点,无一不在展示对人口下跌的巨大焦虑。 世界上人口问题最严峻的当属日本。特斯拉CEO马斯克前不久在推特上发文表示对生育率下降的担忧,称如果日本生育持续下降,这个国家最终不复存在,而这将是世界的一个巨大损失。 此前,马斯克就曾多次表达对生育率下降的担忧,称这是“人类文明的最大风险之一”。 为什么人们越来越不愿意结婚生孩子了呢?男性和女性,是“谁”在逐步丧失组建家庭的愿望? 客观原因造成的女性独身主义 网络上有很多女性表达着这么一种观点:结婚是女性人生不幸的起点, 婚姻给女人带来的损害多过利益。 对此,她们的解释是:“我为什么要结婚,找个人来给自己当大爷,伺候他,从此万劫不复?我自己单着不香吗?” 这种观点将婚姻中可能面临的困难放大到了一个女性一生的不幸,对婚姻的恐惧和抗拒程度可见一斑。 有人疑问,为什么那么多年都过来了,科技与经济都不发达的时候,婚育率正常,女性也没有这么大的顾虑,现在社会发达了,医疗水平也提高了,生孩子的危险降低了,反而女性不愿意结婚生孩子了呢? 毛泽东同志曾在1955年提出: 妇女能顶半边天 。强调妇女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提倡男女平等。 于是妇女开始解放,几十年来,女性在社会上已经相当的独立,不管是从经济上还是人格上。然而男女始终没有实际上的平等,因为天生的生理因素问题。比如体力因素,女性不如男性能承受长时间的劳作。最重要的一点是,女性依然在家庭中承担着绝大部分的照顾孩子的任务。 从怀孕起,女性的身体便开始产生变化,怀孕的反应,让她们生理上极不舒适,无法专心于工作,体力也跟不上正常的工作节奏。工作环境舒适,工作强度低的工作中,怀孕的女性还可以坚持到请产假,可是工作一旦辛苦一些,她们便无法承受,只能选择离职。 而且很多的企业在得知女员工怀孕之后非常不友好,不能直接辞退,便通过其他方式如调岗、降薪等手段,间接 逼迫女员工自动离职,以逃避女员工产假带来的损失 。 国家虽然有规定不得以任何理由开除怀孕女员工,和在招聘员工上的性别歧视,但实际上遵守规定的企业寥寥无几,女员工即便遭受了歧视也维权困难。 有人说,企业要生存,不是做慈善,从运营成本上讲,女员工近四个月的产假,光拿钱没有产出,对企业来说已经是一笔损失,她们返回工作岗位后,还要因为照顾孩子不能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加班,业绩下滑,也是企业的损失。 女性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必然没有时间长期加班, 工作上的贡献一旦减少,便不配拥有升职加薪的机会 。对于公司而言,它不能接受某一小部分人因为家庭原因搞特殊化。相同条件下,肯定会选择那个“麻烦更少”的员工。 这个社会对女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要能挣钱,做一个优秀的职场人;要上得厅堂下的厨房,能照顾老人能带好孩子,扮演好妻子、女儿、母亲、儿媳的角色。都知道工作和家庭无法做到真正的平衡,要挣钱就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照顾家庭,会被人说成自私,然而挣钱少,又会被婆家看不起。 可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女性只能做出取舍。 感情输了,但有经济能力一点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依附他人生存,一旦感情不在,被人抛弃,就万劫不复 。所以,为了自己的事业前途,女性只能选择不婚不育。因为她们赌不起,不敢拿自己的人生去和越来越不牢固的婚姻赌。 如此看来,女性只要不结婚生子,就能在经济、职业、私人时间上获得更多自由,拥有更轻松的人生 。 女性的单身主义背后,折射的是男性的生存困境 从传统观念来讲,男性更愿意接受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姻形式,因为他们 天生的大男子主义,认为自己作为男性能养的起家让老婆孩子依赖自己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 当一个婚姻中的男性需要老婆分担家庭经济责任的时候,表示他在家庭上的能力不足 。 虽然男人同女人一样慕强,但是 有完全能力的人,慕强的目的是希望得到1+1>2的效果,不代表他们无法独自承当一个家的重量 。 而大多数普通家庭,靠男人一个人工作的收入真的无法负担高额的家庭支出。即使能,也是短时间的硬撑,无法保证家庭长期性的稳定运转,所以他们需要配偶和自己一起承担。尽管如此,他们的工作强度依然比女性大。于是女性在工作养家的同时,还要照顾家庭、养育孩子。 且 女性的收入通常不如配偶高,于是承担的家务也更多,甚至单方面承担家务和养育孩子的责任 。而且作为妈妈,经历过生产的困难,对孩子的感情更深,即使自己已经累到崩溃,依然会主动照顾孩子。 加上其他的家务,整个人就像停不下的陀螺,完全没有了自己。如果配偶在家庭中再角色缺失,自然认为婚姻就是埋葬自己人生的沼泽。当自己年华老去,生活无趣时,还可能遭受配偶的出轨与抛弃。 当女性思想越进步,就越不可能接受丧偶式婚姻和育儿。因为在家庭中操的心,费的体力,并不亚于在工作中的付出。但是 要求配偶分精力照顾家,他肯定就无法全心全意挣钱养家 。 高强度的加班文化,也迫使许多支撑不住的年轻人不得不离职,太多年轻人工作负荷过高而猝死的例子了。年轻的时候虽然该拼搏,但是 绝对不提倡以透支身体健康的条件去换取金钱上的回报 。上一分钟打到工资卡里的钱,下一分钟就原封不动地交给了医院。到底是在为谁挣钱? 男性承受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 对于被期待着养家糊口的男他们来说,没有一份正经稳定的工作就意味着在传统婚姻市场中失去了重要竞争力。所以,与其面对那些固化社会期盼所带来的压力,不如主动单着,只经营自己的生活,婚恋随缘,不主动、不追求、不强求。 有了家庭的男性,为了养家,也只能被迫让老婆“丧偶 ”。 除了经济保障, 鼓励男性参与家庭 ,才能提起女性对婚育的兴趣。 那就要求降低生活成本,整顿不健康的加班文化,让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时间和空间,才能保证他们的家庭时间 。否则,生活压力居高不下,男性无法平衡工作与家庭,不仅女性不愿意结婚,长此以往男性自己也不想结婚了。 婚育率下降反应的是社会问题,靠男人或女人单方面努力都是改变不了,需要新的反思和人们生活上的实质性改善。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