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了个聚会,但是有个朋友姗姗来迟,一问原因,原来是她家孩子过于黏人,一看妈妈要出门,就缠着妈妈不放手,好说歹说之下,才好不容易脱身。 大家的话题自然也就转移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来,对于孩子黏人,大家也是多说了一些宽慰的话,说这是作为妈妈的福气,应当要感到高兴才对。 我真的希望,这些仅仅只是安慰,因为孩子过于黏人,对于孩子和父母来说,其实都不是一件好事,父母还是需要详细了解这种过于黏人的行为对孩子成长造成的不利影响。 当然,要想改变这种行为,就首先需要了解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然后按照自己孩子的一些性格特点,制定出合适的改善孩子黏人行为的有效措施来。 01孩子过于黏人的原因 第一、缺乏安全感 孩子有很多的心理需求,其中之一就是安全感。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于很多方面,比如对于熟悉环境的依恋等等。 而这种环境也包括人,孩子最熟悉的当然就是父母了,父母在身边,孩子的安全感就能得到满足。所以,孩子总是会对父母产生足够的依恋,不希望父母离开自己,哪怕只是片刻。 第二、外界接触少 如果孩子在某一种特定的环境里面生活的时间足够久,孩子对于这个环境的依赖就会愈加严重。而这也就意味着,孩子对于其他的环境适应性就会比较差。 那么孩子体验不同陌生环境的能力就会降低,孩子一旦来到家庭以外的环境当中,因为内心的不适应而产生了害怕,就会表现出黏人的行为。 第三、独立性较差 孩子的很多生活,都需要由父母来进行安排,一旦离开了父母的照顾,孩子就会显得手足无措,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应对他们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想当然地想要找到父母,让父母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使得孩子很难适应和父母分离的生活。 02孩子过于黏人的影响 第一、影响父母的生活 照顾孩子,当然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父母的工作不至于照顾孩子,在照顾孩子之余,还有其他同等重要的事情需要完成。 即便不是工作,在家里也有大把琐事需要处理。如果孩子过于黏人,那么父母就根本没有办法很顺利地去从事生活当中的工作。又或者,父母需要边抱着孩子边做事,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第二、影响宝宝自立 如果孩子总是黏着父母,那么孩子就会造成严重的心理依赖,他们的独立自理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导致孩子生活能力的下降,更加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上面会更加依赖父母,面对困难,从来不知道自己去寻求解决的办法,从而使得孩子越来越不独立。 第三、影响孩子社交 无论走到哪里,孩子总是黏着父母,他们不愿意离开父母半步,不愿意融入到其他孩子组成的群体当中去。 那么,孩子和同龄人玩耍的机会会越来越少,这种交流的减少,使得孩子的童年生活缺乏一个全面的体验。毕竟,和父母相处与和孩子相处,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孩子正常的社交就会缺乏。 03如何让孩子改掉黏人的习惯 第一、提升孩子的安全感 父母一定要明确安全感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因此,不能忽视平时对于孩子的高质量陪伴。这种高质量的陪伴,可让孩子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从而可以避免孩子通过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诉求。 但是,也要了解到陪伴的适度,必须要给孩子安排一定时间的独处,让孩子自己玩他喜欢的玩具。同时,平时不要只有一个人带着,家庭成员都要有陪孩子玩耍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使得孩子不会过度地依赖其中一人。 第二、接触外部世界 即便工作再忙,父母也要经常带着孩子走出家门,遇到熟悉的邻居,我们还可以互相打声招呼互相问候一下。不一定非要让孩子也参与这种社交,只需要让孩子慢慢熟悉即可。 如果碰到年龄差不多的孩子,那么就让他们在较近的距离内互相玩耍,消除彼此的陌生感。经常性地让孩子接触陌生环境,孩子就会比较少地产生恐惧感。 第三、独立自理能力 过于黏人的孩子,从心理上也是依赖思想严重的孩子,所以,父母需要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上面下功夫。在不同的年龄段,我们都需要给孩子交代一些合适的任务,要求孩子必须自行完成。 通过这些简单重复的训练,提升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慢慢地学会自己处理面临的问题。一旦孩子的技能有所提升,他们的心理也就能够得到相应地强化,从而慢慢地弱化对于父母的依赖。 老李育儿记寄语: 很多妈妈觉得,孩子黏人是甜蜜的烦恼,虽然苦着累着,但是觉得很是享受,没有想过要去改变。但是,一旦我们知道了孩子过于黏人对孩子将来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就会端正自己的态度,寻求一些积极的改变。 当然,在改变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用哭闹来抗拒,作为父母,一定要狠得下心来,才能帮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