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一天天长大,其实是身心逐渐统一的过程。每一天,他们都经历着变化,了解着自己的潜能。 但是高速发展的身心不协调时,会出现什么情况?今天,Pon Pon想借助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带大家了解一下孩子的深度世界。他们虽然年幼,但并不浅薄,他们的身上,有着我们丢失掉的珍贵之物,值得我们不断了解和探索。 虽然语言功能发展神速,但是孩子的很多内在的东西,并不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而是通过身体。 弗洛伊德认为,婴儿是躯体化的孩子,很多表达都是通过身体来传递的。身体不舒服,其实是心理不舒畅的表现。 比如很多孩子会有腹痛的反应,怎么检查都查不出哪里病了,其实这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当孩子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攻击性,就会产生腹痛的现象。或者对父母有一些意见,或者想要逃避,都会出现这个很常见的问题。 心理学上认为,疼痛是攻击性的表现,是因为这种攻击性无法向外发泄,于是转而攻击自己。对孩子来说,我们不要轻易把躯体的疾病看作是器质性问题。孩子,是一群非常有灵性的生命体,他们的世界和成年人有着太多的不同。 再比如说大便失禁,和控制有关。便秘的孩子,其实反映着内在的过度控制,但孩子如果受到了委屈、不公的对待,或者处在一个糟糕的环境里,各方面陷于失控,就很可能出现大便失禁的行为。 类似的情况还有尿床。孩子在小的时候,肛门括约肌和控制小便的泌尿肌,控制力都不是特别好,如果白天大人对孩子的管教过于严格,那么孩子整个处于高控制力状态,到了晚上,放松时、在睡梦中,潜意识控制自己的能力还不够,就会尿床。 头疼,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很常见的。弗洛伊德认为, 孩子的头疼是因为内在存在冲突,自己的愿望不能得到满足,外界给予的压力过大,孩子自己无法应对。当孩子经常头疼时,身为父母,我们就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养育方式,以及给孩子提供的成长环境了。 有很多家长也遇到孩子支气管哮喘的问题,孩子经常感觉喉头发紧、发痒,喘不过气,甚至可能出现濒死感。一般支气管哮喘都是可以通过喷雾来直接缓解, 但有一部分孩子因为过度紧张、过度换气、惊恐发作,引起类似支气管哮喘的反应,其实和器质性问题是有区别的。 通过暗示、抚慰,改变孩子呼吸的方式,他们的问题才能得到修复。 当孩子内在的失调对应到身体上的不适,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系统,就是发音系统。突然结巴了,突然失声了,这种肌张力的改变,往往是孩子内在求救的信号。 充满灵性的小孩子用身体的表达来告诉世界他们内在秩序的紊乱,其实是一门非常值得被研究的科学,在德国,有一门学科就叫做 心身医学,就是专门研究疾病、症状和其表达之间的关系。 我们越是了解孩子,越是能感叹生命的神奇。他们,又何尝不是我们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