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生一系列房企债务违约事件,头部民营房企也未能幸免。3月23日,又一家排名行业前三强在香港上市的民营房企爆出债券逾期无力偿还,导致股价和相关债券暴跌且拖累股市。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下,2022年房地产行业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集中偿债压力大、杠杆较高、周转去化偏慢、非标风险及负面舆情频发的民营房企信用风险将加速暴露。经营稳健、债务负担较轻的国有房企流动性较为充足,信用资质较为稳健。 联合资信有关负责人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2021年,房企境内债券违约频发,从外部因素来看,主要受到行业调控政策持续加强的影响,房企融资端收紧,销售端承压,房企持续出现流动性危机。从内部深层次因素来看,房企信用风险爆发主要由于在行业下行周期背景下,部分企业盲目激进扩张,杠杆水平高企,在政策监管趋严、融资环境大幅收紧的情况下,企业难以通过再融资对到期债务进行置换,公司偿债能力恶化,最终引发资金链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