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妈妈,我不行”时,你的第一反应很重要 网易     2022-05-09 23:17    

前天带孩子去商场玩儿,他看上了一辆玩具车,跟家里现有的一款车很类似,但玩儿法又不太一样,孩子就想要这个玩具。我就跟他说:不行哦,我们家已经有类似的了,今天不买了,我们不能一出门就买玩具,更不可能拥有所有的玩具。 然后孩子就开始有情绪,没有大哭大闹,而是那种委屈的哭,掉眼泪。其实我也心疼的,但是我想他已经快四岁了,我有必要对他进行一些“任性”训练了,要让他知道不是想要什么就可以要什么的,要懂得克制。 于是我跟他说:咱们今天不买了,但是咱们可以设定这个小目标,回家后,妈妈教你写“1、2、3”,如果你会写了,我们立刻过来把玩具买回家! 他听懂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孩子哭着跟我说:可是妈妈,我不会写,我不会呀! 讲真,那一刻我真是想好好训斥他一顿,可转念一想,我这时候要是骂了他,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吗? 于是我把他抱到一边,告诉他:我知道你现在心里很难受,特别想要这个玩具,但是我们不是想要什么就可以要什么的,而且学写123并不难,你只是没有尝试过而已,妈妈相信你可以做到的。 回到家之后,吃过晚饭,我们就拿出纸笔开始学习,我之前一直认为他应该会很耐心学习,很耐心学写字,但现实并不是这样的。他写了一遍不会,就开始哭了。 天啊,我心里开始反复想:难道这个孩子以后不爱学习?天啊,不会不像我吧,以后写作业会不会很费劲啊! 但转念一想,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就接着耐心吧,总不能孩子放弃,大人也放弃呀! 他写了五分钟后就不再写了,我也不强迫他了,到了第二天,吃过早饭,他主动要写,结果还真的写得像点样子。 那么当孩子跟我们说“妈妈,我不行,我不会”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1、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 孩子遇到有些挑战的事情,未知的事情时,会退缩、逃避,不敢尝试,甚至直接放弃,这种行为其实叫“畏难”,在心理学上,这属于正常的现象。 其实跟我们大人一样,我们在面对未知的事物时都会出现这种心理,但我们大人会控制这种情绪,克制内心的恐惧,然后迈出去进行尝试。但孩子在处理这种情绪时就会变现出害怕,会直接说出来:我不会,我不行! 所以家长要明白,其实这只是孩子一个正常的表现,面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恐惧心理。 2、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当家长看到孩子退缩的时候,很多家长会认为这是孩子自卑的表现,觉得孩子不行,害怕尝试,自卑胆小,但这个时候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一定不要贴标签,我们给孩子贴标签,会让孩子更加自卑,会让孩子认为:好吧,我就这样的人,我就是不敢,我就是自卑!这是家长给孩子的消极暗示。 有句话说得很好: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这种说法很有道理,当我们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优点上面,并且去夸奖孩子,欣赏孩子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所以孩子出现任何问题,家长要做的是耐心,理解,尊重,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3、陪孩子尝试 什么是安全感?安全感不是孩子不黏着爸爸妈妈,而是当面对未知的事物时,孩子敢于尝试,就像一艘小船,有了父母这座温暖的港湾,这艘小船敢开出去。 当孩子不敢尝试的时候,我们要给孩子信心,陪着孩子一起尝试,让孩子体验这个过程,让孩子知道其实这个过程并不难。 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第一次尝试,每个人都会紧张,孩子也会,陪孩子去尝试,去经历,让孩子体验这个过程,孩子就会变得自信。 始终认为,养育孩子对于父母来说是一场修行,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父母陪孩子一同成长的过程。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无论出现什么问题,父母都要对孩子多一份耐心,永远记住,情绪稳定的父母,耐心的孩子,才会教出优秀的孩子。永远记住,你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 我是木棉妈妈,一个爱看书、爱学习的妈妈,专注孩子成长教育,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教育知识,别忘了关注棉妈,棉妈将持续输出更优质的内容。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一点钟”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