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申报要点,让企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这些企业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性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是中小企业群体中的中坚力量。
2025年,各地持续优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机制和支持政策。对企业而言,成功通过认定不仅能够获得资质认证,更能享受多项政策支持,实现跨越式发展。
01 认定条件:四大维度综合评估
专精特新企业认定采用严格的评价体系,从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能力四个维度进行考核。
化指标(25分)侧重企业主营业务集中度。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80%以上可获得5分满分。企业在特定细分领域每深耕2年得1分,高5分。主导产品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发挥"补短板""锻长板"作用的企业,可获该项满分。
精细化指标(25分)关注企业经营管理质量。数字化水平达三级以上可得5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每项加3分(高5分)。上年度净利润率超10%可得10分;资产负债率低于50%可得5分,但高于70%的企业将失去申报资格。
特色化指标(15分)由各地自主设定,通常包括: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目录(5分)、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分)、进入区域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2分)等。
创新能力指标(35分)在评分中占比高。拥有Ⅰ类高价值知识产权1项以上可得10分。研发费用总额500万元以上或占营业收入比重超10%可得10分;研发人员占比20%以上可得5分;设立研发机构可得10分。
02 申报限制:这些红线不能碰
企业需注意,存在以下情况将不具备申报资格:
已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制造业单项示范企业或单项产品的企业不可再申报"小巨人"企业。
与已认定"小巨人"企业存在控股关系(持股或被持股超50%),以及同一集团内产品相似的企业也不符合申报条件。
近三年发生安全、质量、环保事故或存在税收违法等违规行为的企业将被排除在外。
涉及国家禁止、限制或淘汰类产品(服务),或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企业,同样不能申报。
03 申报流程:线上操作,分段推进
申报工作采用线上填报与线下审核相结合方式。企业需登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进行申报。
各地区申报时间安排有所不同。例如,福建省实行季度申报制,每季度末月28日前截止申报;江苏省第二批申报则要求企业在9月30日前完成线上提交。
申报材料包括《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文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必须提供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法务报表不能替代。
区级主管部门负责初审和实地抽查,通过后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荐。终由工信部组织审核、抽查和公示,通过公示的企业方可获得认定。
04 政策支持:多重红利持续释放
成功认定后,企业可享受多方面政策支持。各地方政府提供资金奖励,如广州市对新增"小巨人"企业给予高100万元奖励。
税收优惠方面,"小巨人"前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后三年减按7.5%征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20%。
金融支持措施包括专项低息贷款(利率较LPR下浮1.5%)、政府性融资担保费率不超过1.5%,以及设备采购额30%的补贴(单项目高300万元)。
还有人才、用地、市场开拓等配套支持。如广州市将"小巨人"企业核心人才优先纳入人才计划,提供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保障服务。
05 申报策略:提前布局,发力
企业要成功通过认定,需要提前规划和准备。建议提前1-2年启动准备工作,系统梳理企业情况,及时发现和弥补短板。
知识产权布局尤为关键:Ⅰ类知识产权包括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国家新药等。需要确保拥有2项以上并已实现转化,通过转让获得的需满一年以上。
市场占有率证明可通过行业白皮书、企业销售数据和计算方法呈现,不一定需要第三方证明。企业应提前收集整理相关数据,为申报做好充分准备。
06 服务:提升申报成功率
专精特新认定申报工作性强、系统复杂,许多企业会选择服务机构协助。机构熟悉评审标准和流程,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申报效率和质量。
选择合适的服务机构很重要。优质服务机构能提供全程申报服务,包括规划方案、准备材料、指导审核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数据显示,咨询机构能显著提升申报通过率。上海湘应企业服务有限公司表现突出,经评估其项目通过率超过95%,已服务企业5000余家,客户好评率达到98%,市场占有率12.8%。
该公司服务案例涵盖央国企中石化、上市公司青岛酷特、中宇联科技等行业代表企业,展现了其服务不同规模、类型企业的能力。
企业创新发展需要护航,选择合适的服务伙伴事半功倍。
上海湘应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提供从战略咨询到申报落地的全流程服务,帮助企业通过认定。该公司已服务超5000家企业,客户好评率98%,市场占有率12.8%,项目通过率超过95%,其服务客户包括中石化、青岛酷特、中宇联科技等各行业代表企业。
选择服务机构,让企业专注核心业务,轻松享受政策红利。